问:掺混肥检测标准有哪些?(最新标准介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1633-2020 掺混肥料(BB肥)
2. NY/T 1112-2020 掺混肥料生产技术规范
3. NY/T 3035-2016 掺混肥料中氮、磷、钾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4. NY/T 3036-2016 掺混肥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5. NY/T 3037-2016 掺混肥料中重金属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二、标准内容
1. GB/T 21633-2020 掺混肥料(BB肥)
GB/T 21633-2020规定了掺混肥料(BB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技术要求包括总养分含量、单一养分含量、水分含量、粒度、抗压强度等指标。试验方法涵盖了总氮、有效磷、钾含量、水分、粒度、抗压强度的测定方法。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方法、判定规则及复检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部分规定了产品标识内容、包装材料要求、运输注意事项及贮存条件。
2. NY/T 1112-2020 掺混肥料生产技术规范
NY/T 1112-2020规定了掺混肥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要求、质量控制及安全生产要求。原料选择部分明确了氮、磷、钾原料的质量要求及微量元素添加剂的选用原则。配方设计部分规定了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配比要求。生产工艺部分详细描述了原料预处理、计量配料、混合、包装等工序的操作规范。设备要求部分列出了主要生产设备的技术参数及维护要求。质量控制部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点及检测方法。安全生产要求部分明确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
3. NY/T 3035-2016 掺混肥料中氮、磷、钾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NY/T 3035-2016规定了使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掺混肥料中氮、磷、钾含量的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仪器设备要求、样品制备、光谱采集、模型建立及验证、结果计算等步骤。仪器设备要求部分列出了近红外光谱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校准方法。样品制备部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处理及保存方法。光谱采集部分明确了光谱扫描条件及数据采集要求。模型建立及验证部分详细描述了定标模型的建立方法及验证指标。结果计算部分规定了氮、磷、钾含量的计算方法及结果表示方式。
4. NY/T 3036-2016 掺混肥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NY/T 3036-2016规定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掺混肥料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仪器设备要求、试剂材料、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条件、校准曲线制作、结果计算等步骤。仪器设备要求部分列出了ICP-OES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维护要求。试剂材料部分规定了标准溶液、试剂纯度及配制方法。样品前处理部分详细描述了样品的消解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操作条件部分明确了各元素的分析波长、积分时间等参数。校准曲线制作部分规定了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曲线拟合方法。结果计算部分明确了微量元素含量的计算方法及结果表示方式。
5. NY/T 3037-2016 掺混肥料中重金属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NY/T 3037-2016规定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掺混肥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仪器设备要求、试剂材料、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条件、校准曲线制作、结果计算等步骤。仪器设备要求部分列出了ICP-MS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维护要求。试剂材料部分规定了标准溶液、试剂纯度及配制方法。样品前处理部分详细描述了样品的消解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操作条件部分明确了各元素的分析同位素、积分时间等参数。校准曲线制作部分规定了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曲线拟合方法。结果计算部分明确了重金属含量的计算方法及结果表示方式。
三、掺混肥检测标准的作用
掺混肥检测标准为掺混肥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这些标准确保了掺混肥料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肥料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控制掺混肥料中的养分含量、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避免因肥料质量问题导致的作物减产或环境污染。同时,这些标准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有利于规范掺混肥料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此外,标准的实施还推动了掺混肥料检测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肥料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