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石棉放射性及有害元素检测标准有哪些?青石棉检测铀、钍等放射性核素的方法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2. GB/T 11742-1989《居住区大气中钍子体卫生防护标准》
3. GB/T 16145-1995《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Y能谱分析方法》
4. GB/T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5. EJ/T 1075-1998《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 激光荧光法》
二、标准内容
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和试验方法。该标准将建筑材料根据放射性水平分为A、B、C三类,A类产品其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B类产品不可用于Ⅰ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Ⅱ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内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的外饰面;C类产品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他用途 。检测时采用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对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分析特征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来确定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浓度。
GB/T 11742-1989《居住区大气中钍子体卫生防护标准》明确了居住区大气中钍子体α潜能浓度的导出限值和监测检验方法。该标准规定,居住区大气中钍子体α潜能的年平均容许浓度为0.025工作水平月(WLM),其目的在于保障居住人群免受放射性危害,通过特定的采样设备采集大气中的气溶胶样品,再利用能谱分析技术测定其中钍子体的放射性。
GB/T 16145-1995《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详细说明了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的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等内容。此标准适用于生物样品中铀、钍等放射性核素的分析,通过对样品中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γ射线能谱进行分析,可准确测定核素种类与含量,为评估生物体受放射性污染程度提供依据。
GB/T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的基本要求、辐射防护与安全的目标、原则等作出规定。在青石棉放射性检测中,该标准为检测过程中的人员防护、辐射安全管理等提供指导,明确了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辐射剂量的限值,以及辐射防护的措施和方法。
EJ/T 1075-1998《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 激光荧光法》针对水中微量铀的分析,给出了激光荧光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仪器参数要求、测量条件及质量控制等内容。虽然青石棉检测主要针对固体样品,但在分析青石棉浸出液中铀含量时,可参考该标准的方法原理和技术要求,该方法利用激光诱导铀产生荧光,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确定铀的含量,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的特点。
三、检测重要性、方法及流程
青石棉放射性及有害元素检测对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青石棉中含有的铀、钍等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射线,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细胞损伤、引发癌症等疾病,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检测方法主要采用γ能谱分析技术,利用放射性核素衰变时发射的γ射线具有特定能量和强度的特性,通过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对样品进行测量和分析。具体流程为:首先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青石棉样品,对样品进行破碎、研磨等预处理,使其达到合适的粒度;然后将处理后的样品装入样品盒,密封后进行γ能谱测量;测量完成后,运用专业软件对能谱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铀、钍等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最后依据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确定青石棉的放射性水平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