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扑克牌检测有哪些标准?检测项目如何分类与判定?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9950-2005《扑克》,该标准规定了扑克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适用于纸质、纸塑复合及其他材料制成的扑克产品。
2. 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对包括扑克牌在内的学生用品的物理安全、化学安全等方面作出规定,保障使用者健康安全。
3. GB/T 27728-2011《扑克 术语》,统一规范扑克行业术语,为行业交流、标准制定及检测提供语言基础。
4. GB/T 10335.1-2005《涂布纸和纸板 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若扑克牌用纸为铜版纸,此标准对纸张的定量、白度、光泽度等性能指标进行规范 。
5. GB/T 13522-2008《纸和纸板 抗张强度的测定(恒速拉伸法)》,用于测定扑克牌用纸的抗张强度等力学性能。
二、标准内容
GB/T 19950-2005中,对扑克牌的规格尺寸有明确要求,如常见的桥牌尺寸为57mm×87mm,误差范围在±0.5mm;德州扑克尺寸为63mm×88mm,误差±0.5mm。对于牌面印刷质量,要求图案清晰、完整,无明显套印不准、色差,文字清晰可辨。在耐折性方面,规定扑克牌经180°往复折叠10次后,不应出现断裂、分层现象。
GB 21027-2020着重于安全指标,对可迁移元素如铅、汞、镉、铬等的含量进行严格限制,铅含量不得超过90mg/kg,汞含量不得超过60mg/kg 。同时,对产品的锐利尖端、锐利边缘等物理安全性能进行规范,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GB/T 27728-2011界定了扑克牌相关术语,如“牌背”指扑克牌不显示牌面内容的一面;“牌面”指显示花色、数字、图案等信息的一面;“牌盒”指用于包装扑克牌的容器等,使行业内对扑克牌各组成部分及相关概念有统一认知。
GB/T 10335.1-2005针对铜版纸,规定定量(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偏差应在±3.0%以内,白度(纸张受光照射后全面反射的能力)不低于85.0%,光泽度(纸张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能力)在60°入射角下,A级铜版纸不低于60.0。
GB/T 13522-2008规定了采用恒速拉伸法测定纸张抗张强度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准确测定扑克牌用纸抵抗拉伸断裂的能力,为扑克牌的耐用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三、检测项目分类与判定规则
检测项目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质量三大类。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尺寸偏差、耐折度、抗张强度等项目。尺寸偏差若超出规定范围,判定该项目不合格;耐折度未达到规定折叠次数出现断裂等情况,判定不合格。化学性能检测主要针对可迁移元素含量,若某元素含量超过GB 21027-2020规定的限量值,则判定化学性能不合格。外观质量检测涵盖牌面印刷质量、牌面清洁度、牌盒质量等,存在明显印刷缺陷、污渍或牌盒破损等情况,判定外观质量不合格。当各分类中检测项目出现不合格情况,依据相应标准及抽样方案,综合判定整批扑克牌产品是否合格。
四、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扑克牌检测作用显著,一方面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使用体验与安全;另一方面助力企业把控生产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维护行业市场秩序。检测方法上,物理性能检测多采用专业仪器,如用卡尺测量尺寸,用耐折度仪测试耐折度,用抗张强度测定仪检测抗张强度。化学性能检测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精密仪器,对可迁移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外观质量检测则主要依靠人工目视检查,结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判定 ,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