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用防护鞋套YY/T 1633-2019检测标准包含哪些内容?该标准下的检测如何保障鞋套质量?
答:
一、标准名称
1. YY/T 1633-2019《医用防护鞋套》,此标准为医用防护鞋套的专用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鞋套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
2.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适用于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对微生物指标等卫生要求作出规定 ,医用防护鞋套作为卫生用品需遵循相关卫生规范。
3. GB/T 4856-2008《针棉织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明确了针棉织品在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方面的通用要求,对医用防护鞋套的包装运输贮存环节具有指导意义 。
4. GB/T 24218.1-2009《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为非织造布材质医用防护鞋套单位面积质量测定提供方法标准 。
5. 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用于测定织物拉伸性能,可评估医用防护鞋套材料的拉伸强度。
二、标准内容
一. YY/T 1633-2019《医用防护鞋套》
在术语和定义方面,明确医用防护鞋套是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防止接触到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起阻隔、防护作用的鞋套 。要求上,外观需平整、洁净,不得有污渍、破损;结构上应符合设计要求,穿戴方便;物理性能中,断裂强力纵向≥10N,横向≥8N,断裂伸长率纵向≥100%,横向≥80% ;微生物指标需符合GB 15979-2002规定,如细菌菌落总数≤20CFU/g,真菌菌落总数≤10CFU/g,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 。试验方法对应各项指标有具体操作流程,如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依据GB/T 3923.1-2013进行测定。
二.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针对医用防护鞋套的卫生要求,规定其生产环境需满足相应洁净度,原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微生物指标除上述菌落总数等要求外,还对产品消毒效果进行规范,如经消毒处理的产品,在产品有效期内,消毒微生物杀灭率应≥90%。
三. GB/T 4856-2008《针棉织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医用防护鞋套包装应保证产品不受损坏和污染,包装材料需具有一定防潮、防尘性能。标志内容应包含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运输过程中需避免日晒、雨淋,防止重压、撞击;贮存环境应干燥、通风,远离有毒有害物品。
四. GB/T 24218.1-2009《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测定医用防护鞋套非织造布材质单位面积质量时,需选取一定数量样品,在规定环境条件下,裁取标准尺寸试样,用精度符合要求的天平称重,计算平均值得到单位面积质量,该指标影响鞋套的成本和性能 。
五. 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对医用防护鞋套材料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时,将试样裁剪成规定尺寸,在拉伸试验机上以设定速度拉伸,记录断裂时的强力和伸长率数据,以评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拉伸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三、检测重要性与方法
医用防护鞋套检测对保障医疗安全意义重大。通过检测,可确保鞋套在临床使用中有效阻隔病原体,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权益 。检测方法涵盖物理性能检测、微生物检测和包装标识检测等。物理性能检测采用专业仪器对鞋套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进行测试;微生物检测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对鞋套表面微生物进行采样、培养和计数;包装标识检测则依据相关标准检查包装完整性、标识信息准确性 。严格执行检测流程,能够筛选出不合格产品,促进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为医疗防护提供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