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抑菌湿巾的抑菌性能检测标准有哪些新变化?
答:
一、标准名称
1.GB 15979-2024《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
2.GB/T 27728.1-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 第1部分:通用要求》
3.GB/T 27728.2-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 第2部分:婴童湿巾专用要求》
4.GB/T 27728.3-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 第3部分:消毒湿巾专用要求》
二、标准内容
1.GB 15979-2024
该标准替代旧版GB 15979-2002,明确将一次性卫生用品分为妇女经期卫生用品、排泄物卫生用品和其他卫生用品三类,新增卫生湿巾、抗(抑)菌剂等类别。针对抑菌性能,标准规定:
抑菌率要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需≥50%(常规材料)或≥99%(高吸水材料),或抑菌环直径>7.0 mm。
检测方法:新增振荡烧瓶试验法,要求常规材料抑菌率>26%,高吸水材料≥99%。
微生物学指标:抗(抑)菌剂需符合与卫生湿巾相同的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20 CFU/g,不得检出致病菌。
2.GB/T 27728.1-2024
作为湿巾类产品的通用标准,新增有害物质限值(如铅≤10 mg/kg、甲醛≤75 mg/kg)、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禁用等要求。对于标注“可冲散”的厕用湿巾,明确纤维成分需为纸浆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禁用合成纤维。该标准为其他细分标准提供基础框架,但未直接规定抑菌率,需结合GB 15979执行。
3.GB/T 27728.2-2024
专用于婴童湿巾,要求配方原料需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禁止添加甲基异噻唑啉酮等刺激性成分。抑菌性能需符合GB 15979的通用要求,同时pH值范围限定为3.5-8.5,与人体皮肤酸碱度匹配。
4.GB/T 27728.3-2024
针对消毒湿巾,杀菌率标准提升至≥99.9%(手术器械用)或≥90%(常规用途)。新增金属腐蚀性测试,要求对不锈钢、铜等材料无腐蚀或仅轻度腐蚀。该标准与GB 15979协同使用,消毒湿巾需同时满足两套标准的微生物和化学指标。
三、检测方法更新要点
2025年抑菌湿巾检测方法的核心变化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振荡烧瓶试验法的强制应用
该方法用于评估抑菌成分的溶出性,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机械摩擦环境,测定抑菌剂在液体中的释放效率。标准要求常规材料抑菌率>26%,高吸水材料≥99%。
2.抑菌环试验的规范化
抑菌环直径>7.0 mm成为判定抑菌效果的替代指标,适用于无法通过溶出性试验的材料(如非织造布)。该方法通过测量抑菌剂在琼脂平板上的扩散范围,直接反映抑菌成分的活性强度。
3.高吸水材料的专项检测
针对卫生巾、尿裤等高吸水材料,新增“吸收后抑菌率”测试,要求吸收液体后抑菌率仍≥99%。该检测需在模拟使用环境下进行,确保产品在真实场景中的有效性。
4.微生物学检测的强化
新增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特定微生物的检测要求,并规定在怀疑感染时需进行针对性致病菌筛查。
综上,2025年标准体系通过细化指标、更新检测方法和强化过程控制,全面提升抑菌湿巾的安全性与功能性,为行业质量升级提供明确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