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食品级印油检测标准有哪些最新规定?食品级印油检测对保障食品安全有多重要?
答:
一、食品级印油相关标准列举
1. GB 4806.14-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2. HJ/T 371-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
3. HJ/T 370-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
4. QB/T 2929 -2008《溶剂型油墨溶剂残留限量及其测定方法》
5. QB 2930.1-2008《油墨重金属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一部分:可溶性”重金属》
二、各标准内容介绍
一.GB 4806.14-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该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及其形成的印刷油墨层。从原料、感官及理化指标等方面提出要求。感官指标要求油墨洁净度无不洁物。理化指标涵盖总迁移量,即检测油墨在接触食品模拟液后的总迁移量情况;高锰酸钾消耗量,检测油墨在接触水后的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含量(以pb计),需精准检测油墨中重金属的含量。此外,还对特定化学成分(如溶剂、助剂等)在接触食品模拟液后的迁移量作出规定 。
二.HJ/T 371-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
规定了不得人为添加铅、镉、汞、硒、锑、砷、6价铬等重金属元素,同时也对酮类、乙二醇醚类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等物质限制人为添加。其目的在于从源头控制有害物质进入油墨生产环节,减少对环境以及可能因食品接触带来的健康风险。
三.HJ/T 370-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
与凹印和柔印油墨标准类似,对于相关重金属禁止人为添加。在有害物质含量限制上,卤代烃类溶剂需<5000mg/kg ,苯<500mg/kg ,苯类溶剂<5000mg/kg ,甲醇<2%,氨及其化合物<3%。这些具体数据限制旨在保障胶印油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四.QB/T 2929 -2008《溶剂型油墨溶剂残留限量及其测定方法》
规定了溶剂型油墨的溶剂残留限量及其检测方法,要求其残留量总和应小于10mg/m²,苯、甲苯、二甲苯残留量总和应小于3mg/m²。通过对溶剂残留量的严格把控,降低油墨使用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五.QB 2930.1-2008《油墨重金属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一部分:可溶性”重金属》
规定了油墨中可溶性元素( 锑、砷、钡、镉、铬、铅、汞、硒) 的最大限量要求,对这些可溶性重金属的限制,能有效减少因油墨与食品接触而导致重金属迁移至食品中的风险 。
三、食品级印油检测指标
食品级印油检测至关重要。从作用上看,检测能够确保印油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因印油问题导致食品污染。例如通过对总迁移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检测,可防止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中,保障消费者健康。在方法上,感官指标检测通过目视检查油墨在包装材料上的涂布情况判断有无脱落、黏粘现象,通过嗅觉检查有无异臭,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洁净度;理化指标检测采用标准迁移试验方法测总迁移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高锰酸钾消耗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重金属含量,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或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测特定化学成分的迁移量。严格的检测流程和要求,是保障食品级印油安全可靠,守护食品安全防线的必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