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抑菌香皂的检测标准在2025年有哪些新变化?如何依据这些标准判断香皂的抑菌效果是否达标?
答:
一、相关标准列举
1. QB/T 2485-2023《香皂》
2. GB 38456-2020《抗菌和抑菌洗剂卫生要求》
3. WS/T 650-2019《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4. QB/T 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5.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部分涉及抑菌相关指标可用于参考香皂检测)
二、各标准内容介绍
一. QB/T 2485-2023《香皂》:该标准规定了香皂的分类,涵盖了碾制工艺或其他工艺生产的脂肪酸盐皂,及以脂肪酸盐为主体额外添加功能性剂制成的固体香皂的生产、检验及销售。在要求方面,对香皂的感官指标如包装外观、皂体外观、气味等有明确规范;理化指标包含干皂含量、总有效物含量、总游离碱、水不溶物、氯化物、乙醇不溶物、水分和挥发物、游离苛性碱、发泡力等。对于添加了抗菌剂/抑菌剂制造的具有清洁及抗菌、抑菌功能的特种香皂,也需遵循此标准框架进行生产和检验。
二. GB 38456-2020《抗菌和抑菌洗剂卫生要求》:此标准针对抗菌和抑菌洗剂,虽主体为洗剂,但对抑菌香皂有借鉴意义。其规定了产品的原料要求,禁止使用如抗生素等部分原料;微生物指标方面,对不同类型产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微生物的限量做出规定;在抗菌抑菌性能上,明确规定了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菌的抑菌率要求,如抑菌型产品抑菌率需≥50%,抗菌型产品抑菌率需≥90% 。
三. WS/T 650-2019《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该标准详细阐述了抗菌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在试验菌选择上,明确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试验菌;规定了定量抑菌试验、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计算方式。例如在定量抑菌试验中,通过计算抑菌率来评价产品的抑菌效果,为准确判断抑菌香皂的抑菌性能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依据。
四. QB/T 2738-2012《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适用于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评价,对于抑菌香皂同样适用。该标准规定了琼脂扩散法、振荡烧瓶法、奎因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以琼脂扩散法为例,通过测量抑菌圈大小来初步判断产品的抑菌效果,若抑菌圈清晰且达到一定直径,则表明产品具有一定抑菌能力,同时也规定了不同试验方法下结果的判定标准。
五.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虽然主要针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但部分指标可供抑菌香皂参考。如微生物指标中对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的限量规定,以及对致病性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的要求等,有助于保障抑菌香皂的微生物安全性。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检测的作用在于保障抑菌香皂的质量与安全性。从质量角度,通过检测各项理化指标如干皂含量、发泡力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保证消费者使用体验。在安全性方面,检测微生物指标以及抗菌成分的安全性等,防止有害微生物超标或有害成分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
检测方法包含多种。理化指标检测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法测定总游离碱含量,重量法测定干皂含量等。微生物指标检测则需在无菌环境下,采用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微生物,通过计数来确定微生物含量是否超标。对于抑菌性能检测,依据上述标准中的方法,如琼脂扩散法、定量抑菌试验等,通过测量抑菌圈大小或计算抑菌率,准确评估抑菌香皂的抑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