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湿巾新国标GB 38456-2021已正式实施,其中多项检测成为强制要求。企业需重点关注抗菌效果、安全性及标签规范性等核心项目。那么,如何准确理解这些强制检测要求?如何高效完成合规检测?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新国标强制检测项目框架
新国标将抑菌湿巾归类于抗菌产品,强制检测包含三大部分:抗菌性能、安全性和标签标识。抗菌性能需满足抑菌率≥90%或抗菌活性值≥1.0;安全性涉及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毒理学评价;标签需明确标注主要成分、执行标准及抑菌性能。
二、抗菌性能检测详解
抗菌性能检测需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指定菌种,采用振荡法或贴膜法进行定量抑菌测试。若产品声称对真菌有效,还需增加白色念珠菌检测。检测需在第三方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例如聚检通实验室会控制环境温湿度、接种菌液浓度等变量,确保数据可靠性。未达标的产品不得标注“抑菌”字样。
三、安全性检测关键项
安全性检测涵盖pH值、可迁移性荧光物质、重金属、防腐剂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限值。毒理学评价包括皮肤刺激性试验和黏膜刺激试验(如用于卫生湿巾)。例如聚检通在实际检测中发现,部分湿巾因防腐剂超标导致皮肤刺激性风险,需企业调整配方。
四、标签标识合规要求
标签需清晰标注产品名称、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抑菌率及检测标准编号。不得出现虚假、夸大或未经证实的宣传语,如“灭菌级”“医用级”等未获认证的术语。标签检测需与实物包装一致,避免因印刷错误导致整体不合格。
五、企业送检注意事项
送检前企业需明确产品用途分类(如民用、医用)、基质类型(无纺布、水刺布)及添加成分(酒精、季铵盐等),以便实验室匹配对应检测方法。聚检通建议企业提前准备产品配方表、生产工艺流程及原材料检测报告,缩短检测周期。针对出口产品,还需符合FDA或ISO等相关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抑菌湿巾新国标强制检测项目的全部内容,聚检通提供专项检测服务,配备CMA/CNAS资质实验室和成熟检测方案,可协助企业快速完成合规性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