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温工业设备施工中,浇注料的施工性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设备寿命。若施工性能不达标,可能导致衬体开裂、脱落甚至设备停运。本文将系统梳理浇注料施工性能检测的核心项目,帮助用户精准把控施工质量。
一、物理性能检测
1.流动性
通过跳桌法测试浇注料的流动扩展直径(如跳桌跳动25次后测量),评估其填充模具和密实成型的均匀性。流动性不足会导致施工困难,形成气孔或空洞。
2.凝结时间
测定浇注料从加水搅拌至初凝、终凝的时间,确保其满足施工操作窗口要求(如部分材料需在30分钟内完成浇注)。
3.体积密度与显气孔率
采用真空法测量材料单位体积质量及孔隙占比(如体积密度≤2.0g/cm³、显气孔率≤20%),评估密实度和隔热性能。
二、力学性能检测
1.抗压强度
制作标准试块(如40mm×40mm×160mm),按龄期(3天、7天、28天)测定常温及高温烧后抗压强度(参考标准JC/T 498-2013)。
2.抗折强度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机测试试块断裂前的最大弯曲载荷(如≥8MPa),反映材料抗开裂能力。
3.拆模强度
检测浇注料脱模时强度(通常≥70%设计强度),避免因强度不足导致衬体变形。
三、热学性能检测
1.线变化率
测量高温处理后试块长度变化(如1000℃下收缩率≤1.5%),评估材料热膨胀稳定性。
2.抗热震性
模拟急冷急热循环(如1100℃水冷循环10次),观察裂纹或剥落情况,判断材料耐温度骤变能力。
3.热导率
采用水流量平板法或激光闪光法测试(如≤1.5W/(m·K)),为隔热层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四、施工工艺参数检测
1.加水量控制
按产品说明精确控制加水量(如加水量8%-10%),避免过量导致强度下降或过少影响流动性。
2.养护条件验证
根据结合剂类型(如铝酸盐水泥需潮湿养护≥3天,磷酸盐结合需干燥养护3-7天)制定养护方案。
3.粒度分布分析
通过筛分法测定骨料与粉料比例(如粗颗粒占比40%-60%),优化配比以提升施工密实性。
浇注料施工性能检测需严格遵循国标(如JC/T 807-2013、JC/T 708-2013)及行业规范。若需专业检测服务,可联系聚检通(www.qijiankeji.com),提供一站式检测方案,覆盖流动性、强度、热稳定性等全项目,确保施工质量与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