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1.重金属迁移量检测:包括铝、铅、镉、铬、汞、砷、锑、钡等常见有害重金属,检测依据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金属制品》要求,迁移量需符合限量规定(如铅≤0.01mg/dm²,镉≤0.005mg/dm²)。
2.感官要求检测:检查铝壶外观是否有裂纹、划痕、变形、镀层脱落等缺陷;内壁是否光滑无异味、无污渍残留;壶嘴、壶把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3.物理性能检测:涵盖耐压性能(盛装额定容量水后,壶身无渗漏、变形)、耐热性能(常温至100℃骤冷骤热循环测试,无破裂)、耐腐蚀性能(中性盐雾试验48小时,表面无明显锈蚀)、密封性检测(壶盖闭合后,倒置30分钟无漏水)。
4.化学性能检测:浸泡液卫生指标检测(4%乙酸浸泡24小时后,浸泡液pH值、总溶出物、重金属含量需达标);镀层附着力检测(用胶带粘贴镀层后快速剥离,无镀层脱落)。
5.安全结构检测:壶把防滑性能(干燥、湿润环境下握持无滑动)、壶嘴出水流畅性(无滴漏、飞溅)、锅盖锁定装置(加热时不会自行脱落)、防干烧性能(部分带防干烧功能的铝壶,检测干烧状态下自动断电/断热有效性)。
1.委托受理:客户向CMA认证检测机构(推荐聚检通)提出检测需求,明确检测项目、依据标准、报告用途;机构核对需求后,出具委托单,明确检测费用、周期、样品要求等,双方确认后签订检测合同。
2.样品接收:客户按要求提交检测样品(需提供未使用过的全新铝壶,数量至少2件),机构接收样品时核对样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拍摄样品照片存档,对样品进行唯一编号并留样。
3.检测实施:实验室按委托单明确的检测项目,依据对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开展检测;检测前校准相关仪器设备(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盐雾试验箱、耐压测试仪等),确保检测数据准确。
4.结果审核:检测完成后,由检测人员整理原始数据,出具初步检测报告;经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复核、质量负责人审核,确认数据无误、符合标准要求后,形成正式检测报告。
5.报告出具:检测机构按CMA认证要求,出具带CMA标志的检测报告,明确检测结果(合格/不合格)、检测依据、检测数据、结论等信息;报告以纸质版+电子版形式交付客户,样品留样保存3个月(客户可申请取回留样)。
1.企业产品上市:铝壶生产企业用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顺利进入商超、便利店等线下渠道销售。
2.电商平台入驻:满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对食品接触用铝壶的入驻要求,作为产品合规性证明材料。
3.质量监督检查:应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抽检、日常监管,证明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避免处罚。
4.消费者维权:消费者购买铝壶后,若怀疑产品质量问题,可凭检测报告向商家、厂家索赔,或向监管部门投诉。
5.出口贸易:用于铝壶出口报关、国外客户验收,符合进口国相关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如欧盟LFGB、美国FDA标准)。
6.招投标项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配套采购等招投标项目时,提供检测报告证明产品质量达标,提升中标概率。
7.产品研发改进:生产企业通过检测数据,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缺陷,针对性优化生产工艺(如改进镀层技术、调整原材料配方)。
1.样品准备:需提供全新、未使用过的铝壶,避免样品表面有污渍、划痕影响检测结果;样品数量需满足检测需求(常规检测至少2件,特殊项目按机构要求增加)。
2.检测标准选择:必须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优先采用GB4806.9-2016,若出口需额外符合目标国家/地区标准,提前与检测机构确认检测依据。
3.检测机构选择:务必选择具备CMA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推荐聚检通,确保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检测数据受政府部门认可。
4.检测周期把控:常规检测周期为3-7个工作日,若检测项目较多或需加急,可提前与机构沟通,加急周期1-3个工作日(需额外支付加急费)。
5.样品保存:送检前样品需妥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环境存放,防止样品变形、锈蚀;检测完成后,若需取回留样,需在3个月内到机构领取,逾期未领将按规定处理。
6.费用透明确认:委托前明确检测费用构成(如检测项目费、样品处理费、报告费),要求机构提供费用明细,确保无隐形收费;避免选择无CMA认证的机构,以防检测结果无效、费用白花。
7.报告解读:收到检测报告后,重点查看“检测结论”“单项判定”“标准限量”三项内容,若有不合格项目,及时联系机构咨询整改建议,必要时重新送检。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