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具体包含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氨、氡等污染物浓度检测。其中,甲醛浓度需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 2022)中规定的≤0.08mg/m³;苯、甲苯、二甲苯、TVOC 浓度分别需≤0.11mg/m³、0.20mg/m³、0.20mg/m³、0.60mg/m³;氨浓度≤0.20mg/m³;氡浓度≤400Bq/m³。
室内温湿度检测,温度应控制在 16℃ - 24℃(冬季)、22℃ - 28℃(夏季),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40% - 60%,依据《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 - 2010)相关要求执行。
教室采光检测,包括窗地面积比、采光系数、反射比等指标。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 1:5;教室课桌面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 2.0%,教室地面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 1.0%;顶棚反射比不应低于 0.70,墙面反射比不应低于 0.50,地面反射比不应低于 0.30,黑板反射比不应低于 0.20 且不应高于 0.40,符合 GB 7793 - 2010 标准。
教室照明检测,涵盖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眩光值等。课桌面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3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 0.7;黑板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5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 0.8;教室统一眩光值(UGR)不应大于 19,均按照 GB 7793 - 2010 标准执行。
噪声检测,教室室内噪声级不应高于 50dB(A),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 2010)中相关规定。
检测委托,委托方与具备 CMA 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聚检通)沟通,明确检测需求,包括检测项目、检测地点、检测时间等,签订检测委托协议,协议中需注明双方权利义务、检测费用、检测报告交付时间等内容。
现场勘查,检测机构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教室现场,勘查教室的面积、朝向、通风情况、装修情况、设备布局等,确定采样点位置和数量。采样点设置需遵循相关标准,如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时,50m² 以下的教室设 1 - 3 个采样点,50 - 100m² 设 3 - 5 个采样点,100m² 以上至少设 5 个采样点,且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门窗附近等空气流动剧烈区域,距离墙面不小于 0.5m,高度在 0.8 - 1.5m 之间。
采样准备,检测人员准备好符合国家标准的采样设备和试剂,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精度满足检测要求。如采集甲醛样本时,需使用经校准的大气采样器,采样流量控制在 0.5L/min - 1.0L/min。
现场采样,按照确定的采样方案和相关标准方法进行现场采样,在采样过程中做好采样记录,记录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温度、采样湿度、采样流量、采样时长等信息,确保采样过程的可追溯性。
实验室分析,采样完成后,将采集的样本及时送至实验室,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测试。如甲醛检测可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6 - 2022),TVOC 检测采用热解吸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GB/T 18883 - 2022)等。
报告编制,检测机构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结合现场勘查和采样记录,按照规范格式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委托方信息、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结果评价、检测日期、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等信息,并加盖 CMA 资质认定标志。
报告交付,检测机构将编制完成并审核通过的检测报告交付给委托方,委托方对报告内容进行确认,如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检测机构需对异议进行核实和处理。
学校办学资质审核,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办学资质进行审核时,会要求学校提供教室环境检测报告,以确认教室环境符合相关卫生和安全标准,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安全,是学校获取或延续办学资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工程验收,教室装修或翻新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教室环境检测,检测报告可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技术文件,判断工程是否达到环境质量要求,若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需对工程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环境问题排查与整改,若学校发现学生出现群体性不适症状,怀疑与教室环境有关时,可通过教室环境检测报告明确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物超标等问题,以及超标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为后续的环境整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如采取通风换气、空气净化、更换装修材料等措施。
法律纠纷处理,在涉及教室环境质量的法律纠纷中,如学生家长因孩子健康问题起诉学校,教室环境检测报告可作为重要的证据材料,证明教室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为纠纷的调解和判决提供技术支持。
检测机构选择,必须选择具备国家认可的 CMA 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推荐选择聚检通),查看其资质证书的有效期和认可的检测项目,确保检测机构具备开展教室环境检测的资质和能力,避免选择无资质的检测机构,导致检测结果无效。
检测时间选择,对于新装修的教室,应在装修完成后通风至少 7 天再进行检测;检测应避开雨天、雪天等恶劣天气,以及教室周边有施工、装修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室内温度应控制在 23℃ - 28℃之间,相对湿度在 40% - 60% 之间,若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后再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现场准备,检测前 24 小时内,教室应关闭门窗,禁止通风换气,禁止使用空气净化器、空调等设备,避免人员在教室内进行大规模活动,减少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干扰;清理教室内的杂物,保持教室整洁,采样点周围不应有障碍物,确保采样设备正常工作。
采样过程监督,委托方应安排相关人员在现场监督采样过程,查看检测人员是否按照确定的采样方案和标准方法进行采样,采样设备是否经过校准,采样记录是否完整、准确,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检测人员沟通,确保采样过程规范。
检测报告解读,拿到检测报告后,应仔细查看报告的各项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结果评价等,重点关注检测结果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若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应及时向检测机构咨询,要求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说明,避免因对报告解读不准确而产生误解。
检测结果处理,若检测结果合格,应将检测报告妥善保存,以备后续使用;若检测结果不合格,应及时要求检测机构出具详细的整改建议,并按照建议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需再次委托检测机构进行复检,直至检测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