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生牛乳检测涵盖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安全卫生指标四大类,具体包括:
色泽与组织状态:正常生牛乳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无分层、凝块、沉淀及肉眼可见杂质。
滋气味:需具备天然乳香,无酸败、霉变、饲料味等异味。
基础成分:脂肪(≥3.10%)、蛋白质(≥2.95%)、非脂乳固体(≥8.1%)、酸度(12–18°T)、密度(20℃/4℃≥1.0280)。
污染物:杂质度(≤4 mg/kg)、重金属(铅≤0.05 mg/kg、汞≤0.01 mg/kg)。
冰点:检测是否掺水,正常范围为-0.500~-0.560℃。
菌落总数:≤200万 CFU/mL(GB 19301-2010)。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体细胞数:反映奶牛健康状况,≤60万个/mL为合格。
抗生素残留:β-内酰胺类、氯霉素等不得检出(依据GB 31650-2019)。
掺假物质:检测碱类、淀粉、蔗糖、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
毒素与农残:黄曲霉毒素M1(≤0.5 μg/kg)、农药残留(符合GB 2763限量)。
取样方法:
搅拌奶罐中乳样至少30秒,无菌操作取综合样500ml,分装3–6份。
微生物检测需专用灭菌容器,取样后2–6℃冷藏,24小时内送检。
标识要求:样品标签需含奶站名称、采样时间、温度及采样人签名。
初步筛查:
酒精试验(75%):阴性为无絮状沉淀,阳性则判定酸度异常或蛋白质变性。
掺假快速检测:试纸法筛查碱、盐、淀粉等。
实验室分析:
理化指标:乳成分分析仪测定脂肪、蛋白质;滴定法测酸度;冰点仪测掺水。
微生物培养: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培养。
安全指标:液相色谱法(HPLC)测抗生素、黄曲霉毒素;酶联免疫法(ELISA)测三聚氰胺。
初检不合格样本需半小时内复检,由取样员、奶站承包人共同监督二次取样。
微生物指标复检需重新无菌采样,确认后出具终判报告。
感官检验:50ml乳样煮沸后嗅气味,观察组织状态(GB 19301-2010)。
密度测定:乳稠计法(GB/T 5409),温度校正至20℃。
脂肪与蛋白质:红外光谱法(NY/T 2659-2014)或盖勃法。
菌落总数:平板计数法(GB 4789.2),36℃培养48小时。
体细胞数:荧光显微计数法(NY/T 800-2004)或流式细胞术。
抗生素残留:
微生物抑制法(GB/T 4789.27)初筛,LC-MS/MS确证。
掺假检验:
碱性物质:玫瑰红酸法(GB/T 5409);
蔗糖:间苯二酚显色法。
检测数据用于定级(一级/二级/三级),关联收购价格(如脂肪≥3.40%为一级)。
微生物指标超标(如菌落总数>50万 CFU/mL)直接判定拒收或降级。
抗生素阳性乳禁止用于发酵制品,避免抑制益生菌活性。
高体细胞乳需排查奶牛乳房炎,指导牧场兽医干预。
报告作为购销合同附件,满足《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合规要求。
用于出口时需符合目的国标准(如欧盟EC 853/2004对体细胞数的限制)。
留样保存3年(-18℃),配合检测记录溯源质量问题。
牧场依据报告调整饲料配方、挤奶卫生流程等。
注:检测费用因项目数量及方法差异浮动,常规全项检测约500–2000元。委托方可通过“聚检通”平台匹配CMA/CNAS资质机构,确保报告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