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花生油检测需覆盖理化指标、污染物、微生物及功能性成分四大类,具体项目包括:
基础理化指标:酸价(检测方法GB 5009.229)、过氧化值(GB 5009.227)、碘价、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污染物检测:
重金属:铅(GB 5009.12)、汞、砷(GB 5009.11);
黄曲霉毒素B1(GB 5009.22);
苯并[a]芘(GB 5009.27);
农药残留(如氟乐灵、涕灭威)。
微生物指标:总菌落数、大肠杆菌群、沙门氏菌。
功能性及稳定性指标: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法)、烟点、冷冻稳定性、塑化剂(GC-MS法)。
选择具备CMA、CNAS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聚检通),确保报告具备法律效力。实验室需通过ISO/IEC 17025体系认证,并拥有花生油专项检测能力验证记录。
依据现行标准制定检测方案,核心标准包括:
产品标准:GB/T 1534-2017《花生油》;
方法标准:GB 5009系列(酸价、过氧化值等);
安全标准:GB 2761(真菌毒素)、GB 2762(污染物)。
采样规范:按GB/T 5524要求抽取500mL以上代表性样品,避光密封保存;
送样方式:支持邮寄、上门采样或自主送样,需附完整样品信息(生产日期、批次等)。
预处理:样品均质化后分装,避免交叉污染;
仪器分析:采用HPLC检测黄曲霉毒素(检出限0.1μg/kg)、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重金属;
数据复核:每批次平行样检测,偏差超过5%需复测。
检测周期通常为3-7个工作日,加急服务可缩短至48小时。报告需包含CMA标识、检测方法、判定依据及原始数据图谱。
资质审查:确认机构资质证书在有效期内,检测项目需明确列于CMA附表。
样品保存:未检测样品需在-18℃以下避光保存,防止氧化或微生物滋生。
报告有效性:
仅加盖CMA章的检测数据可用于政府监管;
CNAS标识支持国际互认,适用于出口贸易。
风险控制:
黄曲霉毒素B1超标(限值20μg/kg)需立即启动产品召回;
酸价超过3mg/g表明油脂酸败,禁止上市销售。
酸价测定:电位滴定法(GB 5009.229),精密度要求RSD≤2%;
过氧化值:硫代硫酸钠滴定法(GB 5009.227),检测范围0.5-30meq/kg。
黄曲霉毒素B1: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检测法,回收率≥85%;
铅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检出限0.01mg/kg。
脂肪酸组成:甲酯化处理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GB 5009.168);
烟点:采用克利夫兰开杯法(GB/T 20795),重复性误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