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塑料薄膜检测内容
1.物理性能检测: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直角撕裂强度、穿刺强度、挺括度、厚度均匀性、热收缩率、透光率、雾度、光泽度、抗冲击性能、耐折度、黏结强度、剥离强度
2.阻隔性能检测: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二氧化碳透过率、氮气透过率、有机气体透过率
3.化学性能检测:甲醛含量、重金属含量(铅、镉、汞、铬、砷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量及单项含量、溶剂残留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耐化学药品性(酸、碱、盐溶液)
4.卫生性能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食品接触用薄膜迁移量(重金属、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
5.其他专项检测:耐温性(高温老化、低温脆化)、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印刷附着力、耐磨性、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降解性能(可降解薄膜)
塑料薄膜检测流程
1.客户咨询沟通:向国家认可的第三方CMA检测机构聚检通说明塑料薄膜检测需求、产品用途(如食品包装、工业包装)、执行标准及检测周期要求
2.样品准备提交:客户按检测要求提供足量代表性样品(常规不少于0.5㎡/批次),标注样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家、取样日期等信息
3.检测合同签订:双方确认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检测费用、交付方式、保密条款等,签订正式检测合同
4.样品接收登记:聚检通接收样品后,核对样品信息与合同一致性,检查样品完整性,分配唯一检测编号并登记备案
5.检测方案制定:技术人员根据样品信息和检测标准,制定针对性检测方案,明确各项目检测设备和操作流程
6.实验室检测实施:按方案要求在标准环境(温度23℃±2℃,湿度50%±5%)下开展各项指标检测,记录原始数据
7.数据审核复核:检测人员自查数据准确性,技术负责人进行二级复核,确保检测结果无误
8.检测报告编制:依据复核通过的数据,按CMA认证要求编制检测报告,明确检测结果、合格判定、标准依据等
9.报告审核签发:质量负责人审核报告完整性和规范性,签发后加盖CMA检测专用章
10.报告交付归档:通过电子档、邮寄等方式向客户交付报告,同时对检测数据和报告进行归档保存
塑料薄膜检测报告应用
1.产品质量验收:作为供需双方确认塑料薄膜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核心依据
2.生产过程管控:生产企业用于监控生产工艺稳定性,根据检测数据优化配方和生产参数
3.市场准入合规:满足电商平台入驻、线下商超供货、批发市场流通的质量证明要求
4.监管部门检查:应对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抽查检验和合规审查
5.产品研发改进:新产品研发阶段验证性能指标,为配方调整、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6.质量纠纷处理:作为第三方公正数据,用于解决产品质量投诉、商业纠纷的法律依据
7.出口贸易通关:满足出口国对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要求,助力产品顺利通关
8.认证申请配套:配合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认证、环保产品认证等相关认证的资料提交
9.企业资质升级:作为企业参与招投标、资质评定时的产品质量证明材料
塑料薄膜检测注意事项
1.样品代表性要求:取样需覆盖产品不同生产批次、不同部位,避免截取边缘、破损、污染的样品,确保样品能反映整批产品质量
2.样品保存条件:样品需在干燥、阴凉、无异味、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高温高湿、油污污染,保存期限不超过3个月
3.检测标准明确:检测前需确认适用标准(如GB/T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GB/T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等),避免因标准混淆导致检测结果无效
4.环境平衡处理:检测前需将样品在标准检测环境下放置24小时以上,使其温度、湿度与环境达到平衡,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
5.委托信息准确:需如实提供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工艺、用途、执行标准等信息,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报告无效
6.检测设备校准:确认检测机构使用的设备已通过计量校准并在有效期内,确保检测数据的权威性
7.复检申请时限: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需在收到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聚检通提出复检申请,逾期不予受理
8.报告使用规范:检测报告仅对所检样品负责,不得擅自篡改报告内容,复印件需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方可有效
9.特殊检测要求:若薄膜用于特殊场景(如高温环境、食品直接接触),需提前告知检测机构,以便针对性增加检测项目
塑料薄膜检测方法
1.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依据GB/T1040.3-2006,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设定拉伸速度50mm/min,测量样品断裂时的最大拉力和伸长量
2.厚度均匀性:依据GB/T6672-2011,使用精度0.001mm的厚度计,在样品上均匀选取20个测量点,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氧气透过率:依据GB/T19789-2005,采用压差法气体渗透仪,设定温度23℃、相对湿度0%,测量单位面积薄膜24小时的氧气透过量
4.水蒸气透过率:依据GB/T1037-2021,采用电解传感器法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设定温度38℃、相对湿度90%,测量水蒸气透过速率
5.透光率和雾度:依据GB/T2410-2008,使用透光率雾度仪,以波长550nm的可见光为光源,测量样品的透光率和雾度值
6.甲醛含量:依据GB/T2912.1-2009,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通过显色反应后在412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甲醛含量
7.细菌总数:依据GB4789.2-2016,采用平板计数法,将样品稀释后接种至营养琼脂培养基,36℃培养48小时后计数菌落数
8.热收缩率:依据GB/T13519-2016,将样品裁成规定尺寸,在120℃烘箱中加热30分钟,测量加热前后长度变化率
9.直角撕裂强度:依据GB/T11999-2014,使用拉力试验机,设定撕裂速度200mm/min,测量样品撕裂时的最大力
10.印刷附着力:依据GB/T13217.7-2009,采用胶带剥离法,用3M胶带粘贴印刷面后快速撕离,观察印刷层脱落情况
11.重金属迁移量:依据GB4806.7-2016,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品接触用薄膜的重金属迁移量
12.挥发性有机物(VOCs):依据GB/T39827.2-202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VOCs总量及单项组分含量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