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一、生物降解带检测内容
1.生物降解率(需氧堆肥条件下28天、90天、180天降解率测定)
2.拉伸强度(纵向、横向标准条件下拉伸断裂强度检测)
3.断裂伸长率(纵向、横向拉伸断裂时的伸长率测定)
4.厚度偏差(任意10个测点厚度与标称厚度的差值检测)
5.宽度偏差(实际宽度与标称宽度的差值测定)
6.外观质量(表面洁净度、无破损、无异味、无明显杂质检测)
7.重金属含量(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限用物质检测)
8.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检测)
9.耐温性能(高温60℃、低温-20℃环境下的稳定性检测)
10.耐候性能(紫外线照射500h后的性能保持率检测)
11.降解产物安全性(降解后产生的水、二氧化碳等产物无二次污染检测)
12.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检测,若产品宣称具备抗菌功能)
13.pH值(检测降解带浸出液的酸碱度,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14.水分含量(检测产品本身的含水率,避免影响降解性能)
15.灰分含量(检测产品燃烧后残留灰分的质量占比)
二、生物降解带检测流程
1.委托受理:客户向聚检通(CMA第三方检测机构)提出检测需求,明确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提供产品说明书、样品清单等资料,双方确认检测费用、周期后签订委托协议。
2.样品接收:聚检通接收客户寄送或送达的样品,核对样品数量、规格、状态是否与委托信息一致,登记样品编号、接收日期,放入专用样品储存区保存。
3.样品制备:按照相关检测标准要求,将样品裁剪为规定尺寸和数量的试样,去除表面杂质,在标准环境(温度23℃±2℃、湿度50%±5%)下平衡24h后备用。
4.检测实施:根据选定的检测方法,使用经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对试样进行逐项检测,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步骤操作,实时记录检测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
5.数据处理:对检测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扣除空白值、进行平行样误差分析,确保数据准确性,若出现异常数据需重新检测验证。
6.报告编制:按照CMA检测报告规范,编制包含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检测数据、结果判定、结论等内容的检测报告,确保报告信息完整、数据真实。
7.报告审核:由技术负责人对报告进行一级审核,审核检测方法是否合规、数据计算是否准确、结论是否合理;再由质量负责人进行二级审核,确认报告符合CMA认证要求。
8.报告发放:审核通过后的检测报告加盖CMA检测专用章,通过邮件、快递等方式送达客户,同时留存报告副本归档。
三、生物降解带检测报告应用
1.产品上市销售:作为生物降解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证明文件,用于市场准入,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合规性。
2.电商平台入驻:满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对环保类产品的检测报告要求,顺利完成平台入驻审核。
3.招投标项目:在政府、企业采购招投标中,作为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明产品质量符合招标要求,提升中标概率。
4.科研项目:为生物降解材料相关的科研课题提供实测数据支持,用于论文发表、成果鉴定等。
5.质量监督检查:应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查检验,证明产品质量合格,避免因不合规被处罚。
6.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企业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及时发现生产工艺问题,优化产品配方和生产流程。
7.出口报关:作为出口产品符合目标国家或地区环保标准的依据,顺利通过海关检验检疫。
8.专利申请:在生物降解带相关专利申请中,提供产品性能检测数据,增强专利申请的说服力。
四、生物降解带检测注意事项
1.样品采集需具有代表性,应从同一批次产品的不同部位、不同包装中随机抽取,抽样数量需满足检测项目要求(一般不少于3个包装单位)。
2.样品运输过程中需密封包装,避免受到污染、潮湿、阳光直射或剧烈碰撞,根据样品特性控制运输温度(一般0℃-30℃)。
3.样品储存需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储存温度控制在10℃-25℃,湿度≤60%,且需在产品保质期内完成检测,避免样品变质影响结果。
4.检测环境需符合标准要求,实验室温度、湿度、洁净度需定期校准,避免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5.检测仪器需经法定计量机构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仪器精度和稳定性。
6.操作人员需持有相关检测资格证书,熟悉检测标准和仪器操作流程,上岗前需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
7.检测试剂需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试剂配制需严格按照比例操作,做好配制记录。
8.数据记录需实时、真实、完整,记录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检测日期、仪器型号、试剂批号、检测数据、操作人员等,确保数据可追溯。
9.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选定的标准方法,不得擅自更改检测参数、步骤,若需调整需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记录。
10.检测结果需进行平行样验证,平行样相对偏差需符合标准要求(一般≤5%),若偏差超标需查找原因并重新检测。
11.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等废弃物需按环保要求分类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五、生物降解带检测方法
1.生物降解率检测:依据GB/T19277.1-2011《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19277.2-2013《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第2部分:用重量法测定分解率》,通过受控堆肥环境模拟自然降解条件,测定一定周期内的降解率。
2.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检测:依据GB/T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使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记录断裂时的强度和伸长率。
3.厚度偏差检测:依据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使用厚度计在样品不同位置测量10个点,计算与标称厚度的偏差。
4.宽度偏差检测:依据GB/T6673-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使用钢直尺测量样品实际宽度,与标称宽度对比计算偏差。
5.外观质量检测:采用目视法和手感法,在自然光下观察样品表面是否洁净、有无破损、异味、明显杂质,用手触摸感受表面平整度。
6.重金属含量检测:依据GB/T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
7.VOCs含量检测:参考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
8.耐温性能检测:将样品分别置于60℃高温箱和-20℃低温箱中放置24h,取出后恢复至室温,检测其拉伸强度和外观变化。
9.耐候性能检测:依据GB/T16422.2-2014《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通过氙弧灯老化试验箱照射500h,检测样品降解率和力学性能保持率。
10.降解产物安全性检测:依据GB/T20197-2006《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检测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二氧化碳含量,确认无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产生。
11.pH值检测:将样品剪碎后按比例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振荡24h后,使用pH计测量浸出液的pH值。
12.水分含量检测:依据GB/T6284-2014《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将样品置于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计算水分含量。
13.灰分含量检测:依据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将样品在马弗炉中550℃灼烧至恒重,计算灰分占比。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