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1.感官要求:外观无破损、污渍、异味,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印刷图案清晰、无脱墨、漏印现象,袋口平整、无毛边,封口牢固、无开裂。
2.尺寸偏差:袋长、袋宽、袋厚(单层)的实际尺寸与标称尺寸的偏差需符合GB/T21661-2008标准要求,偏差范围根据产品规格确定,最大偏差不超过±5%。
3.物理力学性能:拉伸强度(纵向、横向)≥12MPa,断裂伸长率(纵向、横向)≥200%,热封强度≥1.5N/15mm,落镖冲击试验(0.5kg镖头,500mm高度)无破损,穿刺强度≥8N,抗撕裂强度(纵向、横向)≥3N。
4.卫生指标:蒸发残渣(4%乙酸浸泡液)≤30mg/dL,蒸发残渣(65%乙醇浸泡液)≤30mg/dL,蒸发残渣(正己烷浸泡液)≤60mg/dL,重金属(以Pb计)≤1mg/L,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霉菌计数≤100CFU/g。
5.降解性能(若为可降解产品):相对生物降解率≥60%(28天),崩解率≥90%(12周),符合GB/T20197-2006标准要求。
1.样品接收:客户委托聚检通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提交检测申请单及待检测样品,检测中心核对样品信息(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确认样品完好无破损后,进行登记编号,建立检测档案。
2.样品制备:按照相关检测标准,从送检样品中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感官检测需选取所有样品逐一检查;尺寸偏差、物理力学性能检测需制备标准试样,试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确定(每个项目不少于5个试样);卫生指标检测需在无菌环境下制备样品浸泡液,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3.检测实施:依据选定的检测标准(GB/T21661-2008、GB4806.7-2016等),对各检测项目进行试验,感官要求通过目视、嗅觉、触觉进行检测;尺寸偏差使用精度0.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物理力学性能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热封强度测试仪、落镖冲击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检测;卫生指标通过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生物培养箱等仪器进行分析。
4.数据记录与处理:如实记录各检测项目的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偏差值等,确保数据准确无误,记录需包含检测日期、仪器型号、操作人员、环境条件等信息。
5.报告编制:根据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按照规范格式编制检测报告,明确产品名称、规格、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标准要求、判定结论等内容,报告需加盖检测中心公章及CMA、CNAS资质印章。
6.报告审核与发放:检测报告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通过邮寄、电子送达等方式发放给客户,同时留存报告副本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1.样品采集:需从同一批次、同一规格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抽样数量需满足检测要求(感官检测不少于10个,物理力学性能检测不少于15个,卫生指标检测不少于20个),抽样过程需避免样品污染、破损。
2.样品保存:待检测样品需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受污染、阳光直射,保存温度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75%,保存期限不超过7天,微生物检测样品需在4℃冷藏保存,24小时内完成检测。
3.检测环境: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环境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卫生指标检测需在万级洁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测需在无菌操作间开展,确保检测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4.仪器设备:检测所用仪器设备需经法定计量机构校准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需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检测过程中定期进行设备状态核查。
5.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熟悉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避免人为误差,检测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6.检测标准:需采用最新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得使用作废标准,若客户有特殊要求,可在合同中约定,按约定标准进行检测。
7.数据记录:原始数据需实时记录,不得随意涂改,若需修改,需注明修改原因、修改人及修改日期,记录内容需完整、清晰、可追溯。
8.报告规范:检测报告需信息完整、数据准确、结论明确,不得编造检测数据,不得出具虚假报告,报告格式需符合相关规定,资质印章齐全。
1.企业产品出厂检验:生产企业可将检测报告作为产品出厂合格的依据,确保出厂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产品质量。
2.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抽查: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检测报告对市场上销售的马夹袋、连卷袋进行质量监督抽查,查处不合格产品,规范市场秩序。
3.电商平台入驻审核:企业入驻电商平台时,电商平台可要求提供检测报告,作为产品质量合格的证明材料,审核通过后方可入驻销售。
4.招投标项目资质证明:在招投标活动中,检测报告可作为企业产品质量达标的证明,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中标。
5.出口贸易通关凭证:产品出口时,海关及进口国相关部门可能要求提供检测报告,证明产品符合进口国质量标准,顺利通关。
6.消费者维权依据:消费者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时,可凭检测报告向商家、生产企业索赔,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7.产品质量改进参考:生产企业可根据检测报告中的不合格项目,分析质量问题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8.科研教学参考:科研机构、院校可将检测报告作为科研项目研究、教学实践的参考资料,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