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物理性能检测
1.瓶体厚度检测:测量瓶身、瓶肩、瓶底等关键部位厚度,确保均匀性符合使用要求,无明显厚薄偏差。
2.抗压强度检测:对瓶体进行轴向和径向抗压测试,记录最大承受压力,避免盛装饮料后因压力变形或破损。
3.密封性检测:采用浸水法或压力法,检查瓶盖与瓶身配合处是否渗漏,确保无气体、液体泄漏。
4.跌落试验检测:从规定高度(通常1.5米)将装满模拟液的瓶子自由跌落至硬质平面,观察瓶体是否破裂、渗漏。
5.耐热性能检测:将瓶子置于60℃恒温环境中放置2小时,冷却后检查外观是否变形、开裂,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6.耐候性能检测:通过紫外线老化试验,模拟户外储存环境,检查瓶体是否变色、变脆、机械性能下降。
7.尺寸偏差检测:测量瓶高、瓶径、瓶口内径、容量等关键尺寸,确保与设计规格一致,偏差在允许范围。
8.透明度检测:采用透光率仪测量瓶体透光率,确保无明显浑浊、雾斑,不影响饮料外观观察。
化学性能检测
1.迁移量检测:检测瓶体材料中有害物质向食品模拟液的迁移量,包括总迁移量、特定迁移量(如乙二醇、二甘醇等)。
2.重金属含量检测:检测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限值。
3.异味检测:通过感官评定和仪器分析,检测瓶体是否存在异味,避免影响饮料风味。
4.残留溶剂检测: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等)含量,确保无超标残留。
卫生安全检测
1.微生物指标检测: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含量,确保符合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
2.致病菌检测:重点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确保无致病性微生物污染。
委托申请阶段
1.客户向聚检通(CMA认证检测机构)提出检测委托,明确检测项目、依据标准、检测目的。
2.客户提供产品相关信息,包括产品规格、生产工艺、原材料成分、使用场景等。
3.检测机构根据客户需求,制定检测方案,明确样品数量、检测周期、检测费用,与客户确认后签订委托协议。
样品接收阶段
1.客户按照检测方案要求,提供代表性样品,样品数量不少于30个(常规检测),确保样品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2.检测机构接收样品后,核对样品信息(名称、规格、数量、委托单位等),检查样品状态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3.对样品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样品管理台账,明确样品储存条件(通常常温干燥储存),避免样品污染或变质。
检测实施阶段
1.检测人员根据检测方案和相关标准,准备检测仪器设备(如抗压试验机、密封性测试仪、气相色谱仪等),并进行校准调试,确保仪器精度。
2.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逐项检测,做好检测过程记录,包括仪器参数、测试数据、观察结果等。
3.若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数据,需重复检测2次以上,确认数据准确性,排除操作误差或仪器故障影响。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阶段
1.检测人员对所有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照相关标准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2.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委托单位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测依据、检测数据、结果判定、结论等。
3.报告经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三级审核,确保报告数据准确、逻辑清晰、符合CMA认证要求。
报告发放阶段
1.检测机构将审核通过的检测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发放给客户。
2.客户收到报告后,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在收到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提出复检申请,检测机构根据情况安排复检。
1.样品采集需具有代表性,应从同一批次、同一生产线的产品中随机抽取,避免针对性挑选样品。
2.样品运输过程中需做好防护,避免挤压、碰撞、暴晒、雨淋,确保样品到达检测机构时状态完好。
3.样品储存需符合产品特性要求,易变形或易受温度影响的样品需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避免样品性能发生变化。
4.检测环境需满足标准要求,如温度控制在23±2℃、湿度50±5%,避免环境因素影响检测结果。
5.检测仪器需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校准证书需在有效期内,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应资质,熟悉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避免人为误差。
7.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不得擅自更改检测方法、仪器参数或样品处理方式。
8.检测数据需实时、准确记录,记录内容完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确保数据可追溯。
9.检测完成后的剩余样品,需按照委托协议约定进行处置,可返还客户或由检测机构统一销毁,避免环境污染。
10.检测报告需妥善保存,纸质报告需存档至少5年,电子版报告需备份,便于后续查询和追溯。
物理性能检测方法
1.厚度检测:使用数显测厚仪,在瓶体不同部位选取至少10个测量点,读取数值并计算平均值和偏差。
2.抗压强度检测:采用万能试验机,以5mm/min的速度对瓶体施加压力,直至瓶体变形或破损,记录最大压力值。
3.密封性检测:将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或加压至0.2MPa,保持30分钟,观察是否有渗漏现象。
4.跌落试验:将瓶子装满20℃清水,从1.5米高度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跌落3次,检查外观和密封性。
5.耐热检测:将瓶子放入60℃恒温箱中保温2小时,取出后在室温下冷却30分钟,测量尺寸变化率并观察外观。
6.尺寸检测:使用卡尺、卷尺、容量瓶等工具,测量瓶高、瓶径、瓶口尺寸及实际容量,计算尺寸偏差。
7.透明度检测:使用透光率仪,在550nm波长下测量瓶体透光率,读取数值并记录。
化学性能检测方法
1.迁移量检测:按照GB31604.1标准,选取合适的食品模拟液(如水、4%乙酸、20%乙醇等),在规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迁移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迁移量。
2.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样品消解后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
3.异味检测:采用感官评定法,由3名以上专业评定人员进行异味识别,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性有机物。
4.残留溶剂检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加热解析,检测残留溶剂含量。
卫生安全检测方法
1.微生物检测:按照GB4789系列标准,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采用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
2.致病菌检测:按照GB4789系列标准,通过增菌培养、分离纯化、生化鉴定等步骤,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1.产品出厂检验依据:企业可将检测报告作为聚酯无汽饮料瓶出厂合格的证明,确保流入市场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管、专项抽查中,可依据检测报告核实产品质量,排查不合格产品。
3.电商平台入驻凭证: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时,需提供CMA认证检测报告,证明产品符合平台质量标准。
4.招投标项目资质证明:参与食品包装相关招投标项目时,检测报告可作为企业产品质量达标的重要依据,提升中标概率。
5.出口贸易通关凭证:产品出口时,海关和进口国监管部门会要求提供检测报告,证明产品符合进口国食品安全标准,顺利通关。
6.企业质量控制参考:企业可根据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分析产品质量短板,优化生产工艺、改进原材料,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7.消费者维权依据:当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质疑时,检测报告可作为维权的重要证据,帮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8.供应链合作凭证:上下游企业合作时,检测报告可作为产品质量承诺的证明,增强合作双方的信任度。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