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1.感官要求:外观无裂纹、气泡、杂质、变色、污点等缺陷;无异味、异嗅;表面光滑无毛刺、粗糙感,边缘无锋利棱角。
2.理化指标:耐热性(高温环境下无变形、开裂、异味加重)、耐酸性(4%乙酸浸泡后无异常)、耐碱性(1%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无异常)、耐油性(精制植物油浸泡后无异常)、蒸发残渣(水、4%乙酸、65%乙醇、正己烷浸泡液蒸发残渣符合限值)、脱色试验(乙醇、正己烷擦拭后不脱色)。
3.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总数符合标准限值。
4.有害物质迁移:重金属(铅、镉、铬、汞、砷等)迁移量符合GB4806.7-2016限值;双酚A(BPA)迁移量≤0.05mg/kg;邻苯二甲酸酯类(DBP、DEHP、DINP等)迁移总量符合要求;多环芳烃(PAHs)迁移量不超标。
5.其他指标:产品标识完整规范(含材质、适用温度、食品接触用标识等);尺寸偏差(口径、高度、壁厚等与标称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壁厚均匀度(同一产品壁厚差异符合标准)。
1.委托申请:客户向聚检通提交检测委托,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如PP、PS、PC等)、生产厂家、检测项目需求,提供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技术资料。
2.样品接收:聚检通核对样品数量(常规不少于3份)、状态(无破损、污染),确认无误后登记编号,建立专属检测档案,告知客户样品接收情况。
3.方案制定:检测工程师依据GB4806.7-2016等现行有效标准,结合客户需求,制定详细检测方案,明确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判定依据、检测周期。
4.实验室检测:按方案执行检测,全程记录原始数据(含仪器参数、测试环境温湿度、样品处理过程、测试结果等),确保数据可追溯。
5.数据审核:专人对检测数据进行多级复核,核对仪器校准证书、操作流程、计算过程,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完整规范。
6.报告编制:根据审核通过的数据,编制检测报告,明确产品信息、检测项目、标准依据、检测结果、合格判定结论,由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
7.报告发放:检测报告经最终审批后,通过邮件、快递等方式发放给客户,同时留存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1.企业质量控制:生产企业用于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及时发现生产工艺问题,调整配方或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稳定。
2.市场监管执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时,可作为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查处不合格产品。
3.电商平台入驻: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要求商家提供检测报告,证明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方可入驻销售。
4.政府采购招标:政府采购餐饮具、食堂用品等项目中,检测报告是投标资格的必要材料,作为产品合格的核心证明。
5.消费者维权:消费者购买到疑似不合格塑料餐具时,可凭检测报告向商家索赔、向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出口贸易清关: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东南亚等)要求出口塑料餐具提供符合当地标准的检测报告,作为清关凭证。
7.生产资质办理:企业申请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时,需提供产品检测报告,作为资质审核的重要依据。
1.样品准备:样品需具有代表性,覆盖不同生产批次、规格;数量满足检测要求(理化检测不少于3份,微生物检测不少于5份);避免破损、污染,用清洁密封容器包装,标注产品名称、批次、取样日期。
2.标准选择:必须采用现行有效标准,优先选择国家标准(如GB4806.7-2016),无国标时可选用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如ISO、FDA标准),明确标准版本号,不使用作废标准。
3.检测机构选择:仅选择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聚检通具备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和公信力。
4.检测项目确认:根据产品用途(如接触高温食品、酸性食品、油性食品)确认检测项目,避免遗漏关键指标(如耐高温性、重金属迁移、双酚A等)。
5.样品保存:检测完成后,剩余样品按规定保存3-6个月,便于后续复检或处理客户异议。
6.报告解读:重点关注检测结果是否在标准限值内,明确“合格”或“不合格”判定;若有不合格项,需分析原料、生产工艺、包装等可能原因。
7.检测周期:提前与聚检通确认检测周期(常规检测5-7个工作日,加急3-5个工作日),预留充足时间,避免影响产品上市或相关手续办理。
8.资料真实性:如实提供产品材质、生产工艺、适用温度等信息,不得隐瞒,否则可能导致检测方案偏差,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1.感官检测:视觉观察外观缺陷,嗅觉判断有无异味,触觉检查表面光滑度和边缘锋利度,按标准要求逐项判定。
2.耐热性检测:依据GB4806.7-2016,将样品置于100℃(或产品标称最高使用温度+20℃)烘箱中恒温2h,冷却至室温后,观察是否变形、开裂、异味加重。
3.耐酸/耐碱/耐油性检测:分别用4%乙酸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精制植物油浸泡样品6h(常温),取出后观察外观变化,测定浸泡液的蒸发残渣。
4.蒸发残渣检测:取不同浸泡液(水、4%乙酸、65%乙醇、正己烷)各200mL,置于恒重蒸发皿中,水浴蒸发至干,105℃烘干至恒重,称量残渣质量,与标准限值对比。
5.脱色试验:用脱脂棉蘸取75%乙醇或正己烷,在产品表面用力擦拭10次,观察脱脂棉是否染色,判定是否脱色。
6.微生物检测:按GB4789.2、GB4789.3、GB4789.4等标准,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倾注培养法检测致病菌,计算结果并判定。
7.重金属迁移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检测样品浸泡液中铅、镉、铬等重金属含量,确保不超过限值。
8.双酚A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分离检测浸泡液中双酚A,检出限≤0.01mg/kg。
9.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浸泡液中DBP、DEHP、DINP等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迁移量≤0.3mg/kg。
10.尺寸偏差检测:使用精度0.01mm的卡尺、千分尺,测量产品口径、高度、壁厚等关键尺寸,每个尺寸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与标称尺寸的偏差。
11.壁厚均匀度检测:在产品不同部位(至少5个点)测量壁厚,计算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的差值,判定是否符合均匀度要求。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