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1. 防臭性能检测
主要检测鞋垫抑制异味产生和消除异味的能力,核心指标包括抗菌率(针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臭细菌,按 GB/T 20944.3-2008《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 3 部分:振荡法》检测,要求抗菌率≥90% 为合格)、异味降低率(按 QB/T 4963-2016《纺织品 防异味性能的测定》检测,模拟日常使用场景后测量异味等级,异味降低率≥70% 为达标)、抗菌耐久性(经 50 次水洗后再次检测抗菌率,需仍满足抗菌率≥80%,确保长期使用防臭效果)。
2. 物理机械性能检测
涵盖鞋垫使用过程中抗损坏、抗变形的能力,具体包括耐磨性(按 GB/T 3903.2-2008《鞋类 通用试验方法 耐磨性能》,用耐磨试验机测试,磨痕长度≤10mm 为合格)、剥离强度(针对多层复合鞋垫,按 QB/T 4554-2013《鞋用纤维板》检测,剥离力≥3N/25mm,防止使用中分层)、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按 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 1 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拉伸强度≥5MPa,断裂伸长率≥15%,避免撕裂)、耐曲折性(按 QB/T 2674-2013《鞋用主跟和包头》,经 20000 次曲折后无裂纹、断裂,保证反复弯折后正常使用)。
3. 化学安全性能检测
重点排查有害物质,保障人体健康,包括甲醛含量(按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婴幼儿鞋垫甲醛≤20mg/kg,成人鞋垫≤75mg/kg)、重金属含量(检测铅、镉、汞、砷等,按 GB/T 17593.2-2007《纺织品 重金属的测定 第 2 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各类重金属含量均需≤0.1mg/kg)、禁用偶氮染料(按 GB/T 17592-2011《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不得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检出限为 20mg/kg)、邻苯二甲酸酯(针对含塑胶成分的鞋垫,按 GB/T 22048-2015《玩具及儿童用品 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各类邻苯二甲酸酯总和≤0.1%)。
4. 透气与吸湿排汗性能检测
透气性能按 GB/T 5453-1997《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用透气仪测试,透气率≥50mm/s(成人鞋垫),确保脚部空气流通;吸湿性能按 GB/T 21655.1-2008《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 1 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吸湿率≥8%(30 分钟内),排汗性能按同一标准测试,2 小时内水分蒸发率≥60%,避免脚部潮湿闷热。
1. 样品接收环节
接收客户送检的防臭鞋垫,核对样品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生产批次、数量,需满足检测需求,单项目检测至少 3 双,全项目检测至少 5 双),检查样品外观(无破损、污染、霉变,记录样品包装状态),与客户确认检测需求(如是否需加急、是否有特殊标准要求),签订检测委托协议,录入实验室管理系统,分配唯一样品编号。
2. 检测方案制定环节
根据客户需求和国家 / 行业标准,确定检测项目(如客户仅需防臭性能 + 安全性能,或全项目检测),明确各项目检测标准(避免标准版本错误,优先采用最新有效标准),规划检测周期(常规项目 5-7 个工作日,加急项目 2-3 个工作日),估算检测成本,将方案反馈客户确认,无异议后正式启动检测。
3. 样品制备与检测实施环节
按检测标准制备样品(如抗菌检测需裁剪成 50mm×50mm 的试样,且需灭菌处理;拉伸检测需裁剪成规定尺寸的长条试样,边缘无毛边),调节检测环境(如抗菌检测需无菌实验室,温度 23±2℃、湿度 50±5%;透气检测需相同温湿度环境),由持证检测人员操作设备(如抗菌用振荡培养箱、耐磨用马丁代尔耐磨仪),实时记录检测数据(如抗菌率测试需记录细菌初始浓度、培养后浓度,计算抗菌率;耐磨测试记录磨痕长度、磨耗量)。
4. 数据审核与报告编制环节
检测完成后,由实验室审核员核对数据(检查原始记录与设备数据是否一致,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异常数据需重新检测验证),确认数据无误后,按固定格式编制检测报告(包含客户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标准依据、检测结果、判定结论,不合格项需标注不符合的标准条款),报告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打印纸质报告并加盖 CMA、CNAS 资质章(国家认可标识)。
5. 报告发放与样品留样环节
将检测报告电子版发送客户确认,无异议后发放纸质报告(可邮寄或客户自取),同时告知客户报告使用范围(仅对送检样品负责),留存检测原始记录(至少保存 3 年),样品留样(合格样品留存 3 个月,不合格样品留存至客户确认处理意见后,按危废或一般固废规范处置)。
1. 样品相关注意事项
送检样品数量需充足(不足会导致检测中断,需重新补样,延长周期),样品需与实际销售产品一致(不得送检特制样品,否则检测结果无效),样品运输过程中需保护(避免挤压、受潮,如用密封袋 + 硬纸盒包装,潮湿地区需加干燥剂),若样品有特殊储存要求(如需低温储存),需提前告知检测机构,机构将按要求储存。
2. 检测环境与操作注意事项
检测环境需符合标准要求(如无菌环境需定期灭菌,温湿度需实时监控并记录,偏差超限时需暂停检测),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如抗菌检测需持微生物检测资格证,设备操作需持设备操作证),严格按标准操作(如抗菌检测中培养基配制需精确称量,避免污染;耐磨检测中试样固定需牢固,避免移位导致数据偏差),禁止擅自修改检测方法(如需偏离标准,需提交偏离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验证可行性)。
3. 报告使用与机构选择注意事项
检测报告不得擅自篡改、复制(如需复印件,需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才有效),报告有效期以样品保质期为准(一般仅对送检批次有效,不同批次需重新检测),选择检测机构时需确认资质(必须具备 CMA 认证,优先选择有 CNAS 认可的机构,推荐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聚检通”,确保结果权威,可用于市场监管检查、电商入驻等场景),避免选择无资质的小机构(检测结果可能不被认可,导致产品无法正常销售)。
1. 产品上市流通场景
用于电商平台入驻(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需提交检测报告证明产品符合安全、防臭要求,避免因无报告被下架)、线下商超 / 实体店进场(商超采购时需审核报告,确认产品质量合格,方可上架销售)、出口贸易(针对出口产品,需按进口国标准检测,报告可作为通关凭证,如出口欧盟需符合 REACH 法规,报告需包含对应项目)。
2. 质量管控与认证场景
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定期抽检,用报告验证产品是否稳定达标,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避免批量不合格)、产品认证申请(如申请 “抗菌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检测报告是核心申请材料,需满足认证标准要求)、供应商审核(采购鞋垫原材料或成品时,用报告审核供应商产品质量,避免采购劣质产品)。
3. 监督检查与纠纷解决场景
应对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如市场监管局开展鞋类产品质量抽查,需提供报告证明产品合格,若抽检不合格,可凭自检报告追溯问题原因)、客户验收(供需双方交易时,客户以报告为依据验收产品,确认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质量纠纷处理(如消费者投诉产品防臭效果差、有异味,报告可作为企业证明产品合格的依据,或作为第三方仲裁的参考材料)。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