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1. 刀刃质量检测
包括刀刃硬度检测:依据 GB/T 4340.1-2009,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刀刃表面硬度,普通美工刀刀刃硬度需达到 HRC 55-60,专业级美工刀需达到 HRC 60-65,检测时在刀刃中部均匀选取 3 个测试点,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刀刃锋利度检测:按 QB/T 4446-2012,使用切割力测试仪测量刀刃切割 A4 纸(70g/㎡)的最大切割力,合格标准为≤5N,测试速度控制在 50mm/min,重复测试 5 次;刀刃平整度检测:通过精度 0.01mm 的百分表,沿刀刃长度方向测量 3 个截面,最大平面度偏差需≤0.1mm,无卷边、缺口、崩刃等缺陷。
2. 刀柄性能检测
刀柄材质强度检测:若为塑料刀柄,依据 GB/T 1043.1-2008,采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测试冲击强度,需≥20kJ/m²,无破裂、开裂;若为金属刀柄,检测表面抗压强度,按 GB/T 228.1-2021,抗压强度需≥200MPa;刀柄握持安全性检测:检查刀柄表面防滑纹深度(≥0.2mm)、分布均匀性,无尖锐凸起,边缘圆角半径≥1mm;刀柄连接件牢固度检测:测试刀片夹座与刀柄的连接强度,用拉力试验机以 100N 拉力垂直拉动夹座,持续 30s,无松动、脱落。
3. 安全性能检测
锁定装置检测:测试刀片伸出后的锁定有效性,分别在刀片伸出 5mm、10mm、15mm 位置锁定,用 50N 力沿刀片伸缩方向推拉,锁定装置无移位、失效;刀片回收安全性检测:手动回收刀片时,回收过程顺畅,无卡顿,完全回收后刀片无外露;防误触设计检测:检查刀柄是否具备防儿童误操作结构(如双按键解锁、防滑脱握柄),符合 GB 21027-2020 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中关于锋利工具的安全规定。
4. 标识与标注检测
产品标识检测:检查刀柄或包装上是否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型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如 QB/T 4446-2012),标识文字清晰可辨,不易脱落;警示标识检测:是否标注 “锋利刀刃,请勿儿童接触”“使用后请收回刀片” 等警示语,警示语字体高度≥2mm;材质标识检测:明确标注刀柄材质(如 ABS、PP、铝合金)、刀片材质(如 SK5、65Mn),材质标识与实际检测结果一致。
1. 检测委托
企业向国家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如聚检通)提交《美工刀检测委托申请表》,需明确美工刀类型(普通型、专业型、折叠型)、规格(刀片宽度 9mm/18mm/25mm)、生产批次、检测项目(刀刃硬度、锁定装置、标识等)、检测标准(如 QB/T 4446-2012);同时提供样品清单,注明样品数量(不少于 12 件,满足初检及复检需求)、样品包装方式(避免运输中刀刃受损)。
2. 样品接收与核查
检测中心样品专员核对委托信息与样品一致性,检查样品是否存在运输破损(如刀柄开裂、刀刃崩口)、包装标识是否完整;对样品进行唯一编号(如 JT-UT-2025XXXX),录入 CMA 检测管理系统,明确检测周期(常规检测 5-7 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3 个工作日内);若样品数量不足、规格与委托不符,即时反馈企业,要求补充或重新提交样品。
3. 样品制备
按检测项目需求制备样品:刀刃硬度检测需从 3 件样品中各截取 10mm×20mm 的刀刃片段,去除表面油污;刀柄冲击测试需将塑料刀柄裁剪为 80mm×10mm×4mm 的标准试样,保留完整结构;锁定装置检测需选取 5 件完好样品,确保刀片可正常伸缩;制备过程中使用专用夹具固定样品,避免人为损伤。
4. 检测实施
各项目按标准流程操作:刀刃硬度用洛氏硬度计(HR-150A)测试,加载力 150kgf,保压时间 15s;锋利度用切割力测试仪(DF-02),以 50mm/min 速度切割 A4 纸,记录最大力值;刀柄冲击强度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XJJD-5),冲击速度 3.5m/s;检测仪器需在检定有效期内(每年 1 次检定,依据 JJF 1093-2022),每完成 10 组测试校准仪器零位,实时记录原始数据。
5. 报告编制与交付
检测人员整理数据,判定各项目合格情况(如刀刃硬度低于 HRC 55 判定不合格);编制 CMA 认证检测报告,包含企业信息、样品参数、检测标准、仪器型号、原始数据、结果判定、检测员 / 审核员签字;报告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生成纸质版(加盖 CMA、CNAS 印章)与电子版;通知企业领取或邮寄(采用防压包装盒,附检测报告校验码),报告存档期限不少于 5 年。
1. 刀刃硬度检测方法
依据 GB/T 4340.1-2009,选用洛氏硬度计(HR-150A),测试前用标准硬度块(HRC 50-60)校准仪器;取刀刃中部无缺陷区域,将样品固定在硬度计工作台上,确保刀刃测试面与压头垂直;施加初试验力 30kgf,再施加主试验力 120kgf,保压 15s 后卸除主试验力,读取 HRC 硬度值;同一刀刃取 3 个测试点,计算平均值,若单点偏差超过 ±2HRC,需重新测试。
2. 刀柄冲击强度检测方法
按 GB/T 1043.1-2008,采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XJJD-5),设定冲击速度 3.5m/s,摆锤能量 2.75J;将塑料刀柄试样(80mm×10mm×4mm)放在简支梁支座上,试样缺口朝向摆锤冲击方向;释放摆锤,记录冲击吸收功,计算冲击强度(冲击吸收功 / 试样横截面积);每组测试 5 个试样,取平均值,若有试样断裂位置偏离缺口,该数据作废,重新补测。
3. 锁定装置有效性检测方法
参照 QB/T 4446-2012,使用拉力试验机(WDW-10),将美工刀固定在夹具上,刀片分别伸出 5mm、10mm、15mm 并锁定;在刀片末端连接拉力传感器,以 50mm/min 速度沿刀片伸缩方向施加拉力,直至锁定装置失效,记录最大拉力值;每个伸出长度测试 3 次,锁定力≥15N 为合格,若出现锁定装置打滑,判定该项目不合格。
4. 标识清晰度检测方法
采用标准光源箱(D65 光源,照度 500lx-700lx),将美工刀及包装置于光源箱正下方 30cm 处;目视观察标识文字、图案,使用精度 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警示语字体高度(需≥2mm);用胶带(3M 600 型)粘贴标识表面,以 180° 方向匀速撕离胶带,重复 3 次,若标识无脱落、模糊,判定合格。
1. 样品相关注意事项
抽样需按 GB/T 2828.1-2012 执行,批量≤5000 件时抽样 12 件,批量>5000 件时抽样 18 件,抽样需覆盖不同包装单元;样品运输需使用专用包装盒,内垫泡沫缓冲层,刀刃处套保护套,避免碰撞导致刀刃变形;样品保存环境需控制温度 23℃±2℃、相对湿度 50%±5%,塑料刀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老化。
2. 检测标准选用注意事项
国内销售美工刀优先采用 QB/T 4446-2012《美工刀》,学生用美工刀需额外符合 GB 21027-2020;出口欧盟需符合 EN 13236-2004《手部工具安全要求》,出口美国需符合 ANSI/ASME B107.410-2013;若检测过程中标准更新(如 QB/T 4446 修订),需立即采用最新版本,重新确认检测项目与指标。
3. 检测操作注意事项
检测人员需持《仪器操作证》上岗,操作刀刃相关项目时佩戴防割手套;硬度计使用前需检查压头是否磨损,若压头有划痕需更换;冲击试验机测试后需清理试样残渣,检查摆锤是否松动;拉力测试时确保夹具夹紧样品,避免样品滑脱造成仪器损坏或人员受伤;检测环境需远离振动源(如机床),防止影响仪器精度。
4. 报告使用注意事项
检测报告仅对所检样品负责,不得用于其他批次或型号产品;报告内容不得涂改、伪造,若需补充检测项目(如新增刀柄耐温性测试),需重新提交委托;企业使用报告参与招投标时,需提供报告校验码(可在聚检通官网查询真伪);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需在收到报告后 7 个工作日内提交复检申请,复检样品需从原批次未检测样品中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