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云南
400 886 5719
抑菌漱口水检测报告办理_第三方检测机构_检测公司

抑菌漱口水检测报告办理_第三方检测机构_检测公司

检测价格

¥50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 服务地区:全国
  • 检测专题:
  • 检测项目:食品
  • 检测周期:3-5个工作日
  • 样品用量:随机
  • 浏览量:0
  • 检测热线:400 886 5719  400 886 5719
  • 上方公示的检测价格仅供参考,具体的产品测试价格以平台工程师报价为准
  • 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检测

推荐检测报告办理

服务详情

一、抑菌漱口水检测内容

成分检测:包括有效抗菌成分(氯己定≤0.2%、苯扎溴铵≤2000mg/L 等)定量测定,氟化物含量(儿童产品≤0.05%、成人含氟产品≤0.15%)检测,酒精含量(成人≤25%、儿童通常不含)测定,美白成分(过氧化氢等)含量检测,以及原料合规性核查(如壳聚糖符合 GB 29941-2013)。

性能检测:涵盖抗菌效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50%,作用时间≤1min;抗菌型杀灭率≥90%),pH 值(5.5-10.5)测定,口感与气味感官评价(无异味、符合标识香型),稳定性(37℃储存 3 个月或 40℃±2℃储存 90 天,有效成分保留率达标)。

安全检测:包含口腔黏膜刺激性试验,急性毒性 LD50 值测定,重金属含量(铅≤5.0mg/kg、砷≤0.5mg/kg、汞≤0.1mg/kg、镉≤3.0mg/kg)检测,杂质限量(甲醇≤150mg/kg、丙烯酰胺≤0.5mg/kg 等)核查。

微生物检测:需检测菌落总数(≤20CFU/ml)、霉菌与酵母菌总数(≤100CFU/ml),且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均不得检出。

其他检测:包括包装密封性(无渗漏)、净含量(符合 JJF 1070-2005)等指标核查。

二、抑菌漱口水检测流程

咨询沟通:委托方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与检测机构(推荐聚检通)对接,明确检测需求(如全项检测、单项检测),技术人员解答疑问。

资料提交:委托方提供产品技术文件(原料清单、企业标准等)、检测要求说明,填写检测申请表。

合同签订:双方确认检测项目、依据标准(如 GB/T 39665-2020、QB/T 2945-2012)、检测周期、费用金额,签订检测委托合同。

样品寄送:委托方按要求提供足量样品(通常 3-5 份,每份不少于 500ml),标注样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实验室检测:检测人员按标准或约定方案开展实验,记录原始数据。

报告编制:汇总检测数据,编制报告并通过三级审核(检测员、审核员、签发人)。

报告发放:向委托方交付带 CMA、CNAS 资质标识的检测报告。

后续服务:提供报告解读、技术咨询,协助处理不合格项整改等问题。

三、抑菌漱口水检测方法

成分检测方法: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性定量,氟化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或离子色谱法(ICS-600),酒精用气相色谱法(GC-FID,检出限 0.01%),甲醇、丙烯酰胺等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年版)》测定。

性能检测方法:抗菌效果按 QB/T 2945-2012 做抑菌圈试验,或按 GB 15979、WS/T 650 测定抑菌率 / 杀灭率;pH 值用三点校准法(4.01/6.86/9.18 缓冲液)测原液;稳定性做加速试验(40℃±2℃储存 90 天,每 30 天取样)。

安全检测方法:重金属用 ICP-MS 法测定,黏膜刺激性做斑贴试验,急性毒性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开展。

微生物检测方法:菌落总数按 GB 4789.2-2022 用平板计数法(TSA 培养基 37℃培养 48 小时),致病菌按 GB 15979-2002 检测。

其他检测方法:包装密封性做渗漏试验,净含量按 JJF 1070-2005 称量核查。

四、抑菌漱口水检测注意事项

样品方面:需提供未开封的完整样品,储存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暴晒,冷藏样品需保持 2-8℃环境。

资料方面:技术文件需真实完整,明确产品类型(成人 / 儿童、含氟 / 无氟等),特殊成分(如聚丙烯酰胺、苯氧乙醇)需主动说明,便于针对性检测杂质指标。

标准方面:需确认检测依据(国标、行标、团标或企标),如含氟民用漱口水需符合游离氟≤0.15% 的要求,医院用产品另有规定。

报告方面:需确认报告用途(工商抽检、电商入驻等),明确是否需要 CMA、CNAS 资质标识,报告信息需与样品标签一致。

操作方面:微生物检测需在无菌实验室进行,避免交叉污染;有效成分检测需在保质期内取样,不稳定成分(如二氧化氯)需尽快检测。

结果方面:若检测不合格,需及时与机构沟通复检事宜,复检样品需与初检样品同批次。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推荐检测服务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