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小麦粉制品检测报告办理_检测公司_权威检测中心

小麦粉制品检测报告办理_检测公司_权威检测中心

检测价格

¥50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 服务地区:全国
  • 检测专题:
  • 检测项目:食品
  • 检测周期:3-5个工作日
  • 样品用量:随机
  • 浏览量:7
  • 检测热线:400 886 5719  400 886 5719
  • 上方公示的检测价格仅供参考,具体的产品测试价格以平台工程师报价为准
  • 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检测

推荐检测报告办理

服务详情

一、小麦粉制品检测内容

感官指标检测:包括色泽,需观察小麦粉制品表面颜色是否均匀、有无异常色斑,如面包应呈金黄色或浅棕色且色泽一致,馒头应呈乳白色或微黄色;组织状态,检查内部结构是否细腻、有无气孔大小不均、夹生等情况,比如面条应质地均匀、无明显疙瘩,糕点应层次分明、无硬块;气味与滋味,嗅闻是否有正常的麦香味,有无酸败味、哈喇味、霉味等异味,品尝时需符合对应制品的正常风味,无苦涩、发黏等不良口感。

理化指标检测:水分含量,依据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同小麦粉制品有明确要求,如小麦粉馒头水分应≤45%,挂面水分应≤14.5%;灰分含量,按 GB 500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执行,小麦粉制品灰分需符合产品标准,如小麦粉灰分(以干基计)一等粉应≤0.70%,二等粉应≤0.85%;酸度检测,参照 GB 5009.23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酸度的测定》,小麦粉制品酸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防止因酸度超标导致产品变质;面筋含量,对于面条、馒头等制品,按 GB/T 5506.1-2021《小麦和小麦粉 面筋含量测定 第 1 部分:手洗法》检测湿面筋含量,如高筋小麦粉湿面筋含量应≥30.0%;重金属检测,包括铅、镉、汞、砷等,依据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等标准,铅含量需≤0.1mg/kg,镉含量需≤0.05mg/kg;添加剂检测,如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按 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甜味剂(糖精钠、安赛蜜)按 GB 5009.28、GB 5009.3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按 GB 5009.28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且添加剂使用需符合 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限量。

微生物指标检测:菌落总数,依据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小麦粉制品菌落总数需符合对应产品标准,如糕点菌落总数≤10000CFU/g,面包菌落总数≤3000CFU/g;大肠菌群,按 GB 4789.3-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小麦粉制品大肠菌群需≤100CFU/g(或 CFU/mL);霉菌和酵母,参照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小麦粉制品霉菌和酵母计数需≤150CFU/g;致病菌检测,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按 GB 4789.4-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等标准,小麦粉制品中致病菌不得检出。

二、小麦粉制品检测流程

样品接收:检测委托方需向检测机构(推荐 “聚检通”)提交检测申请,同时提供待检测小麦粉制品样品,样品需符合抽样要求,如同一批次、包装完好、数量充足(满足检测及复检需求,一般不少于 500g);检测机构核对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批次、规格、生产日期、委托方信息等,确认无误后填写样品接收单,双方签字确认,样品进入待检区妥善存放,避免样品污染、变质或信息混淆。

样品制备:根据检测项目要求进行样品制备,感官检测样品需保持原始状态,去除包装后直接观察、嗅闻、品尝;理化检测样品需按标准要求粉碎、混匀,如检测水分、灰分时,将样品粉碎至通过 20 目筛,充分混匀后称取一定质量;微生物检测样品需在无菌操作室进行处理,按无菌操作要求称取样品,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均质后制成待检样品,整个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污染。

检测实施:依据选定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对制备好的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感官检测由专业检测人员按标准要求进行评定,记录色泽、组织状态、气味、滋味等结果;理化检测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如水分测定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和检测方法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原始数据;微生物检测在无菌实验室进行,按标准接种、培养、计数,观察菌落形态,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结果审核与报告编制: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核对,确保数据无误;由专业审核人员对检测过程、检测方法、数据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检测符合标准要求,审核通过后,按照规范格式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委托方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判定(依据相关国家标准)、检测日期、检测人员、审核人员等信息,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规范。

报告发放:检测报告编制完成并经审批通过后,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发放给委托方,可通过邮寄、现场领取等方式,同时做好报告发放记录,确保委托方及时获取检测报告,委托方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收到报告后 15 个工作日内)向检测机构提出复检申请,检测机构按规定程序处理。

三、小麦粉制品检测报告应用

产品质量控制:生产企业可依据检测报告了解小麦粉制品的质量状况,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自身质量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及时分析原因,调整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等环节,如发现水分超标,可优化干燥工艺;发现添加剂超标,可调整添加剂用量,从而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确保出厂产品合格。

市场监管与执法: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抽查抽检等工作中,可依据小麦粉制品检测报告判断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召回、销毁等措施,对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处罚,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电商平台入驻与销售:电商平台对入驻的小麦粉制品商家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商家需提供有效的检测报告,证明产品质量合格,方可入驻平台销售,检测报告成为商家入驻电商平台的重要凭证,同时,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展示检测报告,可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产品销售。

进出口贸易:在小麦粉制品进出口贸易中,检测报告是重要的质量证明文件,满足进口国或地区的质量安全要求,进口国海关会依据检测报告对产品进行检验检疫,确认产品符合当地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后,方可允许产品进口;出口企业也需通过检测报告证明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顺利出口,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贸易纠纷或产品退货。

消费者维权:消费者在购买小麦粉制品后,如怀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依据检测报告向商家或生产企业提出维权要求,如退换货、赔偿等,检测报告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重要依据,帮助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促使生产经营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

四、小麦粉制品检测注意事项

样品相关注意事项:样品抽样需具有代表性,应从同一批次、不同部位、不同包装的小麦粉制品中抽取样品,抽样数量需满足检测及复检需求,避免因抽样不具代表性导致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整批产品质量;样品运输过程中需妥善包装,防止样品破损、污染、变质,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条件,如易变质的糕点需低温运输,运输过程中做好温度、湿度记录;样品存放需符合要求,不同类型的小麦粉制品存放条件不同,如挂面需在干燥、通风、阴凉处存放,避免受潮发霉,微生物检测样品需在 0-4℃冷藏存放,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48 小时),防止微生物繁殖影响检测结果。

检测过程注意事项: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技能,熟悉检测标准、方法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持证上岗;检测仪器设备需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精度符合检测要求,如天平需每年进行检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需定期校准波长,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维修,避免影响检测结果;检测试剂和耗材需符合标准要求,使用合格的试剂和耗材,如化学试剂需在有效期内,纯度符合检测方法要求,微生物检测用培养基需经灭菌处理且无菌检验合格,避免因试剂、耗材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检测过程需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清晰,包括检测日期、样品信息、仪器设备型号、试剂信息、检测步骤、原始数据、检测人员等内容,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需修改,需在修改处签字并注明修改原因。

其他注意事项:检测机构需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如 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资质,确保检测活动合法、规范,推荐选择 “聚检通” 等具有权威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得使用非标准方法或未经验证的方法进行检测,如确需使用非标准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并获得委托方同意;检测结果的判定需依据明确的标准,如 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T 21118-2021《小麦粉馒头》、GB/T 8607-2014《高筋小麦粉》等,确保判定结果准确、合理,避免因标准适用错误导致判定失误。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推荐检测服务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