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必检项目
(1)净度分析:通过人工分离鉴定,区分净种子、其他作物种子及杂质,计算各组分占比,结果总和需为 100%。检测时需称取对应作物样品重量,使用净度分析台和放大镜观察,通常采用两个半试样平行分析,结果误差需在规定范围内。
(2)发芽试验:根据作物类型控制温度条件,十字花科种子适宜温度 15-30℃,葫芦科 25-30℃恒温或 20-30℃变温,茄科 20-30℃变温或 30℃恒温,百合科 15-20℃恒温,禾本科 25-30℃。需采用纸上、砂中或毛巾等发芽床,部分作物需浸种或低温预处理破除休眠。
(3)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采用 SSR 或 SNP 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种子 DNA 特定位点差异。玉米品种鉴定需检测 96 个 SNP 位点,区分度达 99.14% 以上;小麦需检测 42 个 SSR 位点,可区分 30 多种片段类型。传统田间种植鉴定需一个生长周期,分子技术仅需 3 个工作日。
(4)水分测定:按照 GB/T 3543.6 标准执行,通过烘干法或其他认可方法测定种子含水量,确保符合储存和播种要求。
非必检项目
包括生活力的生化测定、重量测定、种子健康测定(病虫害检测)、包衣种子特殊指标检验等。
委托受理:接收委托方申请,核查送检单位资质、样品信息及检测项目需求,明确检测标准和报告要求。
样品扦样:依据 GB/T 3543.2 标准,从种子批中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记录扦样时间、地点、方法及样品状态,确保样品可追溯。
样品接收:检查样品包装完整性、标签信息规范性,登记样品重量、数量及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样品需及时与委托方沟通。
检测实施:按委托项目分配检测任务,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等必检项目严格遵循对应的 GB/T 3543 系列标准操作。
结果审核:检测数据需经双人复核,比对允许误差范围,不合格项需重新检测验证。
报告编制:按 CMA 要求格式编制报告,包含检测项目、方法、结果及判定依据,附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
报告发放: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向委托方发放加盖 CMA 认证标识的检测报告。
净度分析步骤
(1)称取净度分析试样,记录重量;
(2)通过视觉和放大镜观察,分离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
(3)分别称量各组分重量,计算百分率;
(4)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误差超标,需重新分析直至符合要求。
发芽试验步骤
(1)选取净度分析后的净种子,随机数取 400 粒(大型种子可减少数量);
(2)根据作物类型进行预处理,如浸种、低温层积等;
(3)将种子均匀放置在发芽床上,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4)每日观察记录发芽情况,按规定天数统计发芽率,剔除异常幼苗。
DNA 纯度鉴定步骤
(1)提取种子 DNA 样本,采用 SSR 或 SNP 标记技术进行扩增;
(2)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片段;
(3)将检测结果与全国农作物品种 DNA 指纹库平台数据比对;
(4)计算品种匹配度,判定真实性和纯度等级。
样品管理:扦样工具需清洁干燥,样品运输过程中避免受潮、受热或机械损伤,保存环境符合 GB/T 3543.2 要求。
环境控制:发芽箱、烘箱等设备需每日校准温度,检测实验室保持洁净,避免交叉污染。
仪器校准:天平、移液器等计量器具需经法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人员资质:检测人员需持种子检验员资格证上岗,定期参加能力验证培训。
数据记录:原始数据需即时记录于纸质或电子台账,包含检测时间、仪器编号及环境参数,禁止事后补记。
方法合规:所有检测项目需采用 GB/T 3543 系列标准或 CMA 认证范围内的方法,不得擅自变更检测流程。
结果判定:严格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容差范围判定合格性,临界值结果需进行复核。
检测机构推荐选择具备 CMA 资质的 “聚检通”,其检测能力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提供权威的种子质量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