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蔬菜检测报告办理_CMA检测机构_检测公司

蔬菜检测报告办理_CMA检测机构_检测公司

检测价格

¥50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 服务地区:全国
  • 检测专题:
  • 检测项目:食品
  • 检测周期:3-5个工作日
  • 样品用量:随机
  • 浏览量:7
  • 检测热线:400 886 5719  400 886 5719
  • 上方公示的检测价格仅供参考,具体的产品测试价格以平台工程师报价为准
  • 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检测

推荐检测报告办理

服务详情

一、蔬菜检测内容

1. 农药残留检测

有机磷类农药:包括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毒死蜱等,依据 GB 2763-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测蔬菜中该类农药的残留量,确保不超过规定限值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涵盖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等,通过专业检测手段判定其残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灭多威、克百威、异丙威、甲萘威等,检测其在蔬菜中的残留浓度,避免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他类型农药:包括有机氯类(六六六、滴滴涕等)、沙蚕毒素类(杀螟丹、杀虫双等)、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等),全面覆盖常见农药类型,保障检测完整性

2. 重金属检测

铅(Pb):依据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检测蔬菜中铅的含量,限值通常为 0.1mg/kg(不同蔬菜种类略有差异)

镉(Cd):按照 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执行,蔬菜中镉的最大残留限量一般为 0.05mg/kg(叶菜类可能更严格)

汞(Hg):参照 GB 5009.1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检测总汞及有机汞含量,总汞限值多为 0.01mg/kg

砷(As):依据 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检测总砷和无机砷,无机砷限值通常为 0.05mg/kg

铬(Cr):按照 GB 5009.12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铬的测定》,蔬菜中铬的限值一般为 0.5mg/kg

3. 微生物污染检测

菌落总数:依据 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反映蔬菜受微生物污染的总体情况,不同蔬菜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大肠菌群:参照 GB 4789.3-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指示蔬菜是否受到肠道致病菌污染,通常要求 n=5,c=2,m=10,M=100 CFU/g(部分蔬菜标准有差异)

沙门氏菌:按照 GB 4789.4-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属于致病菌,蔬菜中不允许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 GB 4789.10-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检测其是否存在及计数,限值通常为 n=5,c=2,m=100,M=1000 CFU/g

李斯特菌:参照 GB 4789.30-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蔬菜中不允许检出

副溶血性弧菌:对于生食类蔬菜(如生菜、黄瓜等),依据 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不允许检出

4. 食品添加剂检测

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GB 2760-2024 限值因蔬菜种类而异,通常≤0.5g/kg)、苯甲酸钠(部分蔬菜不允许使用,允许使用的种类限值≤0.2g/kg)、脱氢乙酸钠(蔬菜中不允许使用)

甜味剂:如甜蜜素(蔬菜中不允许使用)、安赛蜜(蔬菜中不允许使用)、三氯蔗糖(蔬菜中不允许使用)

色素:包括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胭脂红等合成色素,蔬菜中除特定加工蔬菜外,天然蔬菜不允许添加此类色素

护色剂:如亚硝酸盐(新鲜蔬菜中限值≤4mg/kg,腌渍蔬菜另有规定)

5. 污染物检测

亚硝酸盐:依据 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限值≤4mg/kg

硝酸盐:不同蔬菜限值不同,叶菜类≤3000mg/kg,瓜果类≤600mg/kg,根茎类≤1200mg/kg(依据 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多氯联苯:参照 GB 5009.190-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蔬菜中多氯联苯总量限值≤0.002mg/kg

苯并芘:依据 GB 5009.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芘的测定》,蔬菜中限值≤0.005mg/kg

二、蔬菜检测流程

1. 样品采集

采样工具准备:使用洁净、干燥、无吸附性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袋、玻璃器皿),采样工具(如不锈钢剪刀、镊子)需经灭菌处理(微生物检测专用)

采样原则:遵循随机、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原则,从同一批次、同一产地、同一品种的蔬菜中选取样品,避免选取有病虫害、腐烂、变质的个体

采样量:常规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采样量不少于 1kg,微生物检测采样量不少于 250g,特殊项目(如污染物全项检测)可根据检测需求增加至 2-3kg

采样部位:根菜类(如萝卜、胡萝卜)需采集完整个体,包括根部和茎叶;叶菜类(如生菜、菠菜)采集叶片和叶柄;瓜果类(如黄瓜、番茄)采集果实部分,兼顾不同成熟度的个体

采样记录:详细记录采样信息,包括样品名称、品种、产地、采摘日期、批次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采样数量、储存条件等

2. 样品运输与储存

运输条件:样品运输过程中需保持低温(0-4℃,微生物检测样品需冷藏运输),避免阳光直射、挤压、震动,运输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储存要求:样品到达实验室后,常规检测样品可在 0-4℃冰箱中储存,储存时间不超过 72 小时;微生物检测样品需立即检测,若无法立即检测,可在 0-4℃冰箱中储存不超过 24 小时,且需记录储存时间和条件

3. 样品制备

清洗处理:非微生物检测样品,用去离子水快速冲洗 2-3 次,去除表面泥沙和杂质,晾干表面水分;微生物检测样品不进行清洗,避免微生物流失

匀浆处理:将样品切碎(去除不可食用部分,如根菜类的须根、叶菜类的老叶),使用高速组织捣碎机匀浆,匀浆过程中避免污染(器具需灭菌,操作在无菌操作台进行,微生物检测专用)

分样:将匀浆后的样品分装入洁净容器,标记样品编号、制备日期、制备人,分别用于不同项目检测(如一份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一份用于重金属检测)

4. 检测前处理

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采用 QuEChERS 方法(快速、简单、廉价、有效、耐用、安全),取 10g 匀浆样品,加入提取剂(如乙腈),振荡提取,加入盐包(氯化钠、硫酸镁等)分层,取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液浓缩后定容,供仪器分析

重金属检测前处理:采用微波消解法,取 0.5-1g 匀浆样品,加入硝酸(优级纯),置于微波消解罐中,按照设定程序进行消解,消解完成后冷却,转移至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供原子吸收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

微生物检测前处理:取 25g 匀浆样品,加入 225mL 无菌生理盐水,置于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均质,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再根据需要进行梯度稀释(如 1:100、1:1000 等)

5. 仪器分析

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分析:使用气相色谱仪(GC,配备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检测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使用液相色谱仪(LC,配备紫外检测器 UV、荧光检测器 FLD)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使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LC-MS/MS)进行确证检测,确保结果准确性

重金属检测仪器分析: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检测铅、镉、铬;使用原子荧光光度计(AFS)检测汞、砷;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多元素同时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

微生物检测培养分析:将稀释后的样品匀液接种至相应培养基(如菌落总数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大肠菌群用 VRBA 培养基,沙门氏菌用 SS 培养基),置于适宜温度培养箱中培养(菌落总数 36℃±1℃培养 48h±2h,大肠菌群 36℃±1℃培养 24h±2h),之后进行菌落计数或致病菌分离鉴定

6. 结果判定与记录

结果计算:根据仪器读数、标准曲线、样品质量、稀释倍数等参数,计算样品中各检测项目的含量

结果判定:对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如 GB 2763-2024、GB 2762-2022、GB 2760-2024 等),判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合格结果需注明 “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结果需明确超出限值的具体数值

记录要求:详细记录检测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样品信息、前处理参数、仪器条件、标准品浓度、检测结果、计算过程、判定依据等,记录需清晰、准确、可追溯

7. 报告编制与审核

报告内容:检测报告需包含委托单位信息、样品信息(名称、品种、产地、批次等)、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判定结论、检测日期、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检测机构资质(CMA 标志)等信息

报告审核:检测报告需经三级审核,即检测人员自审、审核人员审核(审核检测过程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判定的合理性)、批准人员批准(审核报告的完整性、合规性)

报告发放:审核通过的检测报告,加盖检测机构公章和 CMA 资质认定标志,按照委托单位要求的方式(纸质版、电子版)发放,同时留存报告副本归档

三、蔬菜检测方法

1.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农药检测,原理是利用不同农药在色谱柱中保留时间的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器(FPD、ECD)检测响应值,与标准品对比定量,依据 GB/T 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6-2008《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LC):适用于氨基甲酸酯类、部分烟碱类农药检测,原理是利用农药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检测,依据 GB/T 5009.104-2003《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农药残留的确证检测,可同时检测多种农药,原理是通过 GC 分离农药,MS 检测农药的特征离子,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依据 GB/T 19648-2006《水果和蔬菜中 500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LC-MS/MS):适用于热不稳定、极性强的农药检测,如某些氨基甲酸酯类、沙蚕毒素类农药,原理是 LC 分离后,MS/MS 检测特征离子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依据 GB/T 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 450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 气质联用法:将 QuEChERS 前处理方法与 GC-MS 结合,简化前处理步骤,提高检测效率,适用于大批量蔬菜样品的农药残留筛查,依据 NY/T 1379-2007《蔬菜中 334 种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

2. 重金属检测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适用于铅、镉、铬的检测,原理是利用重金属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通过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定量,依据 GB 5009.12-2017(铅)、GB 5009.15-2014(镉)、GB 5009.123-2014(铬)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适用于汞、砷的检测,原理是通过还原剂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原子态,原子态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激发产生荧光,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依据 GB 5009.17-2021(汞)、GB 5009.11-2014(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可同时检测铅、镉、汞、砷、铬等多种重金属,原理是样品经消解后形成等离子体,离子化后的重金属离子进入质谱仪,根据质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依据 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低含量重金属(如镉、铅)的检测,通过石墨炉加热使样品原子化,提高原子化效率,检出限低于火焰原子吸收法,依据 GB 5009.12-2017(铅的石墨炉法)、GB 5009.15-2014(镉的石墨炉法)

3. 微生物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采用平板计数法,将样品匀液接种至营养琼脂培养基,36℃±1℃培养 48h±2h,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依据 GB 4789.2-2022

大肠菌群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 MPN 法(最大可能数法),平板计数法使用 VRBA 培养基,36℃±1℃培养 24h±2h,计数典型菌落;MPN 法通过接种不同稀释度样品至 LST 肉汤,观察产气情况,查 MPN 表确定大肠菌群数,依据 GB 4789.3-2022

沙门氏菌检验:包括前增菌(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增菌(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分离(SS 琼脂、HE 琼脂)、生化鉴定(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试验等)、血清学鉴定,依据 GB 4789.4-202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采用平板计数法,接种至 Baird-Parker 琼脂培养基,36℃±1℃培养 48h±2h,计数典型菌落,再进行生化鉴定(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等),依据 GB 4789.10-2022

4.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通过 C18 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 230nm),依据 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测定》

亚硝酸盐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样品经沉淀蛋白质、去除脂肪后,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 N-1 - 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红色染料,通过吸光度定量,依据 GB 5009.33-2016

合成色素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聚酰胺吸附法或液 - 液分配法提取净化,通过 C18 色谱柱分离,紫外 - 可见检测器检测,依据 GB 500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四、蔬菜检测费用

1. 影响检测费用的因素

检测项目数量:单个项目(如单项农药残留)费用较低,全项检测(如农药残留全项、重金属全项、微生物全项)费用较高,项目数量与费用呈正相关

检测仪器精度:使用常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费用较低,使用高端仪器(如 LC-MS/MS、ICP-MS)检测费用较高,因高端仪器设备成本、维护成本更高

检测机构资质:CMA 资质检测机构费用相对规范,因需符合资质认定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配置、质控成本较高;非资质机构费用可能较低,但检测结果权威性不足(推荐选择 “聚检通” 等 CMA 资质机构,保障结果合规性)

样品数量:单个样品检测费用较高,批量样品(如 10 个及以上)可享受折扣,因批量检测可提高效率,降低单位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成本

检测周期:常规周期(3-5 个工作日)费用较低,加急周期(1-2 个工作日)费用较高,因加急检测需调整实验室排班,增加人力成本

2. 费用区间参考(CMA 资质机构,以 “聚检通” 为例)

单项检测:农药残留单项(如敌敌畏)80-150 元 / 样;重金属单项(如铅)100-200 元 / 样;微生物单项(如菌落总数)50-100 元 / 样;食品添加剂单项(如山梨酸钾)80-150 元 / 样

组合检测:农药残留 10 项以内 500-800 元 / 样;重金属 5 项(铅、镉、汞、砷、铬)600-1000 元 / 样;微生物 3 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300-500 元 / 样;食品添加剂 3 项(防腐剂、色素、亚硝酸盐)400-600 元 / 样

全项检测:农药残留全项(覆盖 200 + 种农药)2000-3000 元 / 样;重金属全项(覆盖 10 + 种重金属)1500-2500 元 / 样;微生物全项(覆盖常见致病菌)800-1200 元 / 样;综合全项(农药、重金属、微生物、添加剂)4000-6000 元 / 样

3. 费用支付方式

预付款:委托单位与检测机构(如 “聚检通”)签订委托协议后,支付 50%-70% 的检测费用,检测完成后,凭检测报告支付剩余费用

全款支付:单个样品或小批量样品检测,可在委托时一次性支付全部检测费用

月结 / 季结:长期合作的企业客户(如蔬菜种植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可与 “聚检通” 协商月结或季结方式,每月 / 每季度根据检测订单汇总结算费用

线上支付:支持银行转账、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线上方式,部分机构提供电子发票,支付后可直接下载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推荐检测服务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