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鱿鱼干需进行全面的安全性与品质指标检测,包括:
1.理化指标:
水分含量:GB 5009.3 直接干燥法。
水分活度 (Aw):反映产品耐储性与微生物滋生风险。
盐分(以NaCl计):GB 12457 滴定法或电导法。
蛋白质含量:GB 5009.5 凯氏定氮法。
脂肪含量:GB 5009.6 索氏抽提法。
灰分:GB 5009.4 高温灼烧法。
过氧化值(若脂肪含量较高):GB 5009.227 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
酸价(若脂肪含量较高):GB 5009.229 滴定法。
2.安全卫生指标:
重金属:铅(GB 5009.1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ICP-MS)、镉(GB 5009.15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ICP-MS)、汞(GB 5009.17 原子荧光光谱法/冷原子吸收法)、砷(GB 5009.11 原子荧光光谱法/ICP-MS)。
亚硝酸盐/硝酸盐:GB 5009.33 分光光度法或离子色谱法。
N-二甲基亚硝胺(NDMA,腌制风险物质):GB 5009.2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苯并[a]芘(若涉及烘干工艺):GB 5009.27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LC-FLD)或GC-MS。
二氧化硫残留量(漂白剂):GB 5009.34 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
3.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GB 4789.2 平板计数法。
大肠菌群:GB 4789.3 MPN法或平板计数法。
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15 平板计数法。
致病菌:沙门氏菌(GB 4789.4)、金黄色葡萄球菌(GB 4789.10 平板计数法或MPN法)、副溶血性弧菌(GB 4789.7)。
4.食品添加剂(若声明使用):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 - GB 5009.28 HPLC法)、甜味剂、色素等使用量是否符合GB 2760规定。
实验室内针对鱿鱼干的规范检测操作步骤:
1.样品解冻与前处理(如为冷冻状态):置于冷藏环境(0-4°C)缓慢解冻至室温,避免水分损失或温度急剧变化。
2.均匀化制备:
将整只或分割的鱿鱼干用高速均质器或绞肉机充分粉碎、混匀。
使用四分法多次缩分,得到检测所需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根据项目要求分装:
理化项目:密封于洁净容器中,标识清晰。
微生物项目:于无菌操作台或洁净室内,使用无菌器具迅速分装至无菌袋/瓶中。
3.样品预处理:
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取适量均匀样品直接用于测定。
重金属:采用湿法消解(硝酸-过氧化氢体系)或微波消解(硝酸/硝酸-过氧化氢),赶酸后定容待测。
兽残/添加剂/亚硝胺:采用有机溶剂(乙腈、乙酸乙酯、正己烷等)超声、振荡或索氏提取,经固相萃取(SPE)柱净化、浓缩后定容。
盐分/二氧化硫:水浸提或蒸馏提取。
4.仪器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重金属分析。
气相色谱仪(GC)、液相色谱仪(HPLC)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用于有机物(农兽残、添加剂、污染物)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动滴定仪用于比色法、滴定法项目。
5.微生物检测:
按无菌操作将一定量样品溶解于无菌生理盐水或缓冲蛋白胨水中,制备供试液并梯度稀释。
取适宜稀释度倾注平板(PCA用于菌落总数,孟加拉红用于霉菌酵母)或接种至选择性培养基(VRBGA用于大肠菌群,Baird-Parker用于金葡,TCBS用于弧菌,显色/选择培养基用于沙门)。
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如36±1°C培养48±2h)下培养,观察计数。
致病菌需后续生化鉴定及血清学确认。
6.质量控制:全程进行方法空白、样品空白、平行样测定,使用有证标准物质(CRM)测试或添加回收率试验验证。
鱿鱼干检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或国际等效方法:
1.营养成分与基础理化:
水分: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第一法 直接干燥法。
灰分:GB 500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高温灼烧法。
蛋白质: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脂肪: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盐分:GB 1245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离子色谱法。
2.污染物限量:
铅、镉:GB 5009.12-2017 / GB 5009.15-201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为首选法,ICP-MS法为仲裁法。
汞:GB 5009.17-2021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或直接进样测汞仪法。
砷:GB 5009.11-201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或ICP-MS法。
N-二甲基亚硝胺(NDMA):GB 5009.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苯并[a]芘:GB 5009.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配荧光检测器(FLD)。
亚硝酸盐与硝酸盐: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3.微生物检验:
菌落总数: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大肠菌群: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MPN法或平板计数法。
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沙门氏菌: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平板计数法或MPN法。
副溶血性弧菌: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4.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
二氧化硫残留量:GB 5009.34-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滴定法/分光光度法。
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等):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