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办理芝麻油检测报告需选择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机构需满足ISO/IEC 17025国际标准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推荐通过聚检通等专业平台验证实验室资质,确认其检测能力覆盖GB/T 8233-2018《芝麻油》等核心标准。
与机构工程师明确检测需求,包括执行标准和检测项目:
执行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如GB 2716-2018《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如GB/T 8233-2018《芝麻油》)。特殊品类需参考地标或行标,如DB62/T 4184-2020《地理标志产品 会宁胡麻油》。
检测项目:常规项目涵盖酸值、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重金属(铅、砷)、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功能性项目可扩展至脂肪酸组成、抗氧化剂含量等。
送样方式:支持邮寄、上门采样或自主送样。样品需避光密封,运输温度建议低于-18℃,防止氧化变质。
周期管理:常规检测需3-7个工作日,加急服务可缩短至48小时,费用上浮10%-30%。
检测完成后,机构依据标准出具报告,列明实测值与限值对比,并加盖CMA/CNAS标识。电子报告可在线下载,纸质报告支持邮寄。
原理:将脂肪酸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定量分析脂肪酸组成。适用于验证芝麻油纯度及掺假鉴别。
标准依据:GB/T 17377-2008《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原理:通过含氢基团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建立数学模型快速测定芝麻油成分。优势为无损检测,适用于生产线实时监控。
原理:利用芝麻素与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纯度。检测下限为1%,可识别掺入菜籽油、豆油等低价油的行为。
方法:按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或PCR技术。
确认实验室的CMA资质编号在有效期内,且认可范围包含“食用植物油”或“芝麻油”类别。
避免选择无资质机构,防止报告无效引发法律风险。
取样量:不少于500mL,混合均匀后分装至3份,一份检测、一份复检、一份留样。
保存条件:送检前需冷藏(4℃以下),避免光照和高温导致酸败。
市场监管部门通常认可一年内的检测报告。企业需建立定期送检机制,如每批次或每季度检测。
费用构成:基础项目(如酸价、过氧化值)单价约200-500元,特殊项目(如脂肪酸组成)单价800-1500元。
合同需明确检测项、周期、复检规则及数据保密条款。
酸值:反映油脂酸败程度,GB 2716-2018限值≤3mg KOH/g。
过氧化值:衡量氧化程度,限值≤0.25g/100g。
不皂化物:检测杂质含量,限值≤1.5%。
黄曲霉毒素B1:LC-MS/MS法测定,限值≤10μg/kg。
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0.1mg/kg)、砷(≤0.1mg/kg)。
脂肪酸组成:GC法测定油酸、亚油酸比例,纯芝麻油中亚油酸占比45%-50%。
维生素E:HPLC法检测抗氧化成分,含量≥50m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