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桂皮检测覆盖原料类(如大桂皮、白桂皮)及加工制品(桂皮粉、桂皮油等),需根据用途区分检测重点:
食品类:需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香辛料》(GB/T 30381-2013),重点关注感官指标(色泽、气味)及理化特性。
药用类:需满足《中国药典》要求,侧重活性成分(如桂皮醛、挥发油)含量及安全性。
(1)成分分析:
桂皮酸、桂皮醛等活性物质定量检测,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限需达到0.01mg/kg。
挥发油含量测定按GB/T 30381-2013要求,需≥1.5%(以干基计),采用索氏提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
(2)安全性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有机磷类(如丙溴磷≤0.05mg/kg)、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1.0mg/kg),依据GB 23200.113标准。
重金属:铅(≤5.0mg/kg)、砷(≤3.0mg/kg)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0⁴ CFU/g)、大肠菌群(≤10 CFU/g),按GB 4789系列标准检测。
(3)理化指标:
水分含量≤14%,灰分≤5%,二氧化硫残留量≤50mg/kg(仅限加工制品)。
(1)需求确认:
明确检测目的(如入驻商超、进出口合规),选择具备CMA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检测项目与标准。
例如,商超入驻需增加微生物与重金属检测,药用类需提供活性成分报告。
(2)抽样与保存:
按SN/T 1002-2001标准抽取样品,100件以下抽3件,100-150件抽5件,超150件按3%比例抽取。
样品密封避光保存,湿度控制≤60%,防止挥发油损失或霉变。
(1)分样与预处理:
原料粉碎至60目,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提取桂皮酸,或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分离挥发油。
(2)仪器检测:
农药残留: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参照GB 23200.113标准。
重金属: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铅、镉,检出限低至0.01mg/kg。
微生物:按GB 4789.4进行沙门氏菌培养,37℃±1℃环境下培养48小时。
(1)异常数据复测: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超标结果进行二次验证,确保准确性。
(2)报告内容:
涵盖检测方法、原始数据、判定结论,并加盖CMA认证章。
支持在线验证真伪,适用于生产许可、商超入驻等场景。
(1)信息核验:CMA检测机构核对样品标签、批次号及供应商信息,生成唯一性编号。
(2)状态记录:拍摄样品外观照片,记录湿度、破损情况,必要时进行初步感官评估。
(1)成分定量分析:
桂皮酸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体积比30:70),色谱柱温度30℃,流速1.0mL/min。
挥发油提取:按NF T75-417-1988标准,使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丁香酚含量。
(2)安全性验证:
农药多残留筛查:通过QuEChERS前处理法,结合GC-MS/MS检测56种农药,覆盖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类别。
铅含量测定:采用微波消解预处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校准曲线R²≥0.999。
(1)合规性判定:对比GB 2762(污染物限量)、GB 2763(农药残留)等标准,标注超标项。
(2)数据归档:原始记录、色谱图、培养结果等保存至少6年,确保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