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感官检测:通过目视、嗅觉、味觉评估蚝油的色泽(深褐色至棕红色)、气味(牡蛎特有鲜香)及口感(咸鲜适中、无异味),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感官标准。
理化指标:
水分含量:采用烘干法测定,标准范围需符合GB/T 21999-2008要求(通常≤65%)。
盐分含量: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检测,控制值≤15%以避免过咸。
总固形物:衡量非水分物质占比,反映产品浓缩程度。
微生物检测: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检测菌落总数(≤1×10⁴ CFU/g)、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霉菌及酵母菌(≤50 CFU/g)。
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定量铅(≤0.5 mg/kg)、镉(≤0.1 mg/kg)、砷(≤0.3 mg/kg)等,确保符合GB 2762限量。
添加剂检测:防腐剂(如苯甲酸≤1.0 g/kg)、人工色素(如柠檬黄、日落黄)的合法性筛查,参照GB 2760标准。
营养成分: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0.3 g/100g)、索氏提取法测脂肪(≤0.5 g/100g)。
风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谷氨酸、肌苷酸等鲜味物质,确保风味纯正。
采样规范:依据GB/T 30642-2014,从同一批次中随机抽取3-5瓶(≥200g/瓶),记录生产日期、批次号及储存条件。
样品均质化:使用无菌匀浆器将蚝油混合均匀,避免分层导致的检测误差。
微生物检测: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中,按无菌操作流程接种至培养基,37℃培养48小时后计数菌落。
仪器分析:重金属检测需通过微波消解仪预处理样品,再经AAS或ICP-MS定量;添加剂检测需结合HPLC或气相色谱(GC)分离目标物。
结果复核:由两名以上检测人员独立验证数据,排除操作误差。
报告签发:通过CMA检测机构审核后,生成具备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包含检测方法、结果对比及结论。
温度控制:样品需在4℃以下冷藏运输,避免高温导致微生物增殖或成分降解。
密封性检查:确保采样瓶密封完好,防止污染或泄漏。
交叉污染防控:不同批次样品需分区域处理,仪器设备使用前后需彻底清洁。
标准物质校准:每批次检测前需使用标准品校准仪器,确保检测精度误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