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通过检测复合调味料中的微生物(如菌落总数、沙门氏菌)、重金属(铅、砷)、非法添加剂(如苏丹红、罗丹明B)等指标,验证产品是否符合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法规要求,避免因成分超标引发的健康风险。
检测结果可用于优化生产工艺,如调整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的添加比例,确保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稳定。出口产品需符合欧盟EC 1881/2006重金属限量或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残要求,检测报告是通关的必要凭证。
通过感官评价(颜色、气味、质地)和标签审核(配料表、净含量),确保产品信息真实透明,规避因标签错误导致的消费者投诉或法律纠纷。
选择具备CMA/CNAS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如聚检通),确认检测范围覆盖复合调味料核心项目:
常规项目:酸价、过氧化值、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扩展项目:农药残留(有机磷、有机氯)、黄曲霉毒素B1、非法添加剂(甜蜜素、糖精钠)。
采样标准:按GB/T 8302-2013抽取同批次样品≥500g,固态产品(如辣椒酱)需粉碎过40目筛,液态产品(如酱油)需冷藏(4℃)避光运输。
预处理要求:
含油脂样品(如芝麻酱)需乙腈萃取后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
微生物检测样品需无菌分装,避免交叉污染。
理化检测:酸价通过滴定法(GB 5009.229)、过氧化值通过碘量法(GB 5009.227)测定,误差≤5%。
色谱分析:
HPLC:检测苯甲酸、山梨酸(流动相:乙腈-水,波长254nm)。
GC-MS:筛查挥发性非法添加物(如工业香精),DB-5MS毛细管柱程序升温(50℃→300℃)。
微生物培养:菌落总数采用PCA培养基37℃培养48小时,致病菌(沙门氏菌)需TTB培养基选择性增菌后PCR验证。
报告内容:需包含CMA印章、检测数据、判定结论及标准限值,支持电子验真。
争议处理:理化项目允许复检(误差≤5%),微生物检测不可复检,备样保留15工作日。
滴定法:酸价通过氢氧化钾滴定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通过硫代硫酸钠滴定游离碘,精确度±0.5%。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合成色素(日落黄、柠檬黄),显色后比色定量,检测限≤1mg/kg。
LC-MS/MS:筛查108种农药残留及兽药代谢物,定量限0.01-0.1mg/kg,回收率≥85%。
GC-MS:检测挥发性非法添加物(如甲醛、吊白块),SIM模式灵敏度达ppb级。
ATP生物荧光法:15分钟评估生产线洁净度,RLU值<200为合格。
PCR技术:2小时内完成沙门氏菌核酸扩增,荧光信号灵敏度10^2 CFU/g。
模拟高温(60℃/30天)、低温(-20℃/7天)及光照条件,观察分层、沉淀、变色现象,结合酸价变化预测保质期。
注:检测方案需根据复合调味料类型(固态、半固态、液态)调整,建议通过聚检通等技术服务平台获取定制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