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涵盖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盐分、糖分等基础指标,用于评估产品品质及储存稳定性。水分检测依据GB 5009.3-2016标准,酸价与过氧化值检测依据GB 5009.229-2016,确保符合GB 19300-2014《坚果与籽类食品》限量要求。
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执行GB 4789系列标准,确保产品卫生安全性。
重金属:铅、镉、砷、汞检测采用GB 5009.12-2017等标准,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食品添加剂:检测二氧化硫残留(GB 5009.34-2022)、甜味剂(如糖精钠)及合成色素,避免超范围使用。
感官评价:由专业小组依据GB/T 22165-2008对色泽、气味、口感、杂质进行评分。
包装完整性:测试密封性、抗压强度及标签合规性(如生产日期、配料表)。
采样标准:按GB/T 8302-2013执行,随机抽取同批次样品至少500g,分装为检测样与备样。
预处理方法:去壳、粉碎均质(适用于成分分析),或保留完整颗粒(适用于感官检测)。
水分测定:采用烘箱法(105℃恒重至质量恒定)或快速水分仪。
酸价检测:样品溶解后以氢氧化钾滴定,计算游离脂肪酸含量。
过氧化值检测:碘量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油脂氧化程度。
菌落总数:样品稀释后倾注平板,37℃培养48小时计数。
致病菌检测: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结合生化鉴定或PCR技术确认。
检测结果需经三级审核(检测员、复核人、授权签字人),异常数据启动复检程序,排除操作误差。
检测报告用于企业内部质量追溯,识别原料、工艺或储存环节的风险点,优化生产工艺。
作为电商平台、商超、出口贸易的必要文件,证明产品符合GB 19300-2014、GB 31621-2014等强制性标准。
报告可公示于产品包装或销售页面,增强消费者信任,降低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风险。
在质量争议中,由聚检通等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仲裁或诉讼证据。
注:检测方案需根据坚果种类(如核桃、瓜子、腰果)及加工方式(烘炒、油炸、调味)调整,建议提前与聚检通技术团队确认检测范围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