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一、调味品检测流程
需求确认与方案制定
委托方需明确检测目的(如食品安全合规、质量控制、出口认证等),并提供产品基本信息(类型、成分、生产工艺等)。检测机构根据需求制定检测方案,涵盖微生物、重金属、添加剂等核心项目。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按国家标准(如GB 4789.1)随机或分层抽取样品,确保代表性。
预处理包括均质、分装、冷藏或避光保存,避免污染或变质。
实验室检测
微生物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GB 4789.2)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
理化分析:通过HPLC、GC-MS、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检测盐分、酸度、重金属(铅、砷)等。
感官检验:由专业人员评估颜色、气味、口感等指标。
报告生成与审核
数据经统计分析后,依据GB 2760等标准判定合格性,形成正式报告并留存副本。
感官检验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评估颜色、形态、气味及口感,判断是否存在异味、杂质或结块。
理化指标检测
盐分与酸度:采用钠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5009.55)或pH计(GB/T 14885)测定。
重金属检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ICP-OES定量分析铅、汞、砷等含量。
添加剂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防腐剂、色素等是否合规。
微生物检测
按GB 4789系列标准培养并计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霉菌,确保卫生安全。
过敏原与污染物筛查
利用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麸质、大豆等过敏原,以及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等污染物。
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样需覆盖不同批次及包装部位,避免局部污染影响结果。
液态样品需密封避光,粉状样品需防潮,防止变质。
设备校准与操作规范
检测前需校准仪器(如pH计、色谱仪),确保数据准确性。
微生物实验室需符合生物安全标准,避免交叉污染。
人员资质与数据记录
检测人员需持有CMA/CNAS认可资质,熟悉标准操作流程。
原始数据需完整记录并存档,支持追溯与复核。
报告解读与改进建议
若检测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如原材料污染、工艺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
建议企业定期自检,优化生产流程与仓储条件。
推荐检测机构:聚检通(CMA/CNAS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