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1.颗粒物含量检测
涵盖粒径0.1μm-10μm的固体颗粒物数量浓度、质量浓度检测,依据GB/T13277.1-2023《压缩空气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需明确是否符合1级至5级等对应净化等级要求,检测结果直接反映压缩空气过滤净化效果。
2.水分含量检测
包括露点温度(-70℃~20℃范围)、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项指标,遵循ISO8573-3:2019标准,核心判断压缩空气是否存在冷凝水风险,避免设备腐蚀、产品受潮。
3.油分含量检测
检测总油分(包括液态油、油雾、油蒸气)浓度,执行GB/T13277.2标准,常见限值为0.01mg/m³、0.1mg/m³、1mg/m³等,适用于食品、医药等对油分敏感的行业。
4.微生物含量检测
包含细菌总数、真菌总数检测,按ISO8573-7标准执行,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限值根据应用场景设定(如医药行业≤10CFU/m³),防止微生物污染产品。
5.气体组分检测
涵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检测,遵循GB/T13277.5标准,其中一氧化碳限值≤10mg/m³,二氧化碳≤5000mg/m³,氧气含量需符合正常空气组分范围(20.8%±0.5%)。
6.物理性能检测
包括压力(0.1MPa~1.6MPa范围)、流量(按实际使用工况测定)、温度(环境温度±5℃)检测,执行GB/T13277.4标准,确保压缩空气满足生产工艺参数要求。
7.其他污染物检测
包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硫化物、烃类等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参考HJ734等标准,针对特殊行业(如电子、半导体)的专项要求。
8.感官指标检测
通过感官评价法检测异味,要求无刺激性、腐败性等异常气味,执行ISO8573-2标准,避免异味影响产品质量。
1.委托申请
企业向聚检通提交检测委托,需提供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压缩空气用途、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样品数量(至少3份平行样)等信息,明确检测需求。
2.采样方案制定
聚检通根据委托信息,确定采样点(如空压机出口、用气设备前端、管路末端)、采样频次(连续采样或间歇采样)、采样量(气体样品≥10L/份)、采样工具(经校准的采样管、气袋、流量计)。
3.现场采样
采样前校准检测设备(误差≤±2%),清洁采样管路避免污染;采样时控制环境温度5℃~35℃、湿度≤85%RH,采样流速稳定(波动≤±5%),记录采样时间、气压、环境条件;采样后密封样品容器,粘贴唯一编号。
4.样品运输
样品需避光、密封保存,微生物样品需冷藏(0℃~4℃),其他样品常温运输,运输时间不超过24小时,避免剧烈震荡导致样品泄漏或变质。
5.样品接收与储存
聚检通接收样品后,核对编号、状态、数量,登记备案;按要求储存样品,颗粒物样品保存期≤7天,微生物样品≤48小时,水分样品≤24小时,逾期未检测则视为无效。
6.检测实施
按选定方法校准检测设备,进行平行样检测确保数据可靠性;检测过程中实时记录设备参数、操作步骤、数据结果,发现异常立即重新采样检测。
7.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
去除异常数据后计算平均值,进行单位换算;编制检测报告,明确检测项目、标准依据、检测结果、合格判定,附上检测设备校准证书、采样记录等佐证材料。
8.报告审核与发放
报告经三级审核(检测员自检、审核员复核、批准人终审)后,加盖聚检通检测专用章;向企业发放电子档和纸质档报告,报告有效期通常为6个月。
1.设备与人员要求
检测设备需每年定期检定,日常使用前校准,确保精度达标;操作人员需持相关检测资格证上岗,熟悉标准方法和设备操作流程,避免人为误差。
2.采样与样品管理
采样点需避开污染源、管路死角,确保样品代表性;样品编号唯一(含企业简称、日期、序号),避免混淆;运输和储存过程严格遵守要求,防止样品污染或性质改变。
3.检测环境控制
实验室检测环境需满足温度20℃±5℃、湿度40%~60%RH,无干扰气体和粉尘;现场采样需避开雨天、大风天等恶劣天气,保障检测数据准确性。
4.数据记录与追溯
全程记录检测过程信息(样品编号、设备编号、检测时间、环境条件、数据结果),记录需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便于后续复核追溯;检测原始记录至少保存3年。
5.安全与标准遵循
操作人员接触油分、有害物质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避免高压气体喷射造成伤害;严格执行GB/T13277、ISO8573系列标准,不得擅自更改检测方法或判定标准。
6.异常情况处理
若检测结果超出标准限值或数据异常,需重新采样检测,分析异常原因(如设备故障、采样污染、工艺波动),在报告中注明处理过程和结果。
1.颗粒物含量检测
激光粒子计数法:激光照射颗粒物产生散射光,通过传感器计数不同粒径粒子数量,适用于测定0.1μm以上颗粒物浓度,执行GB/T13277.1。
重量法:用滤膜过滤样品中的颗粒物,烘干后称重计算质量浓度,适用于高浓度颗粒物检测,精度≥0.001mg。
2.水分含量检测
冷镜式露点法:通过冷却镜面测量露点温度,换算成水分含量,测量范围-70℃~20℃露点,精度±0.1℃。
卡尔费休容量法:利用卡尔费休试剂与水分的化学反应,滴定计算水分含量,适用于微量水分检测,检出限0.01mg。
3.油分含量检测
红外光度法:油分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测定吸光度换算含量,检出限0.001mg/m³,执行GB/T13277.2。
重量法:用有机溶剂萃取样品中的油分,蒸发溶剂后称重,适用于高浓度油分检测。
4.微生物含量检测
膜过滤法:将样品通过滤膜截留微生物,转移至培养基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检出限1CFU/m³。
平板计数法:将样品稀释后涂布在培养基上,37℃培养48小时(细菌)或28℃培养72小时(真菌),计数菌落数。
5.气体组分检测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吸收法,利用气体对特定红外光的吸收强度定量,检出限0.1mg/m³。
氧气:电化学法,氧气与电极反应产生电流,根据电流强度定量,测量范围0%~25%VOL。
6.物理性能检测
压力:压力传感器法或精度≥0.4级的压力表,直接读取压力值,测量范围0~2.5MPa。
流量:容积式流量计或差压式流量计,测定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精度±1%FS。
温度: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或玻璃温度计,测量精度±0.1℃。
7.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通过吸附管采样、热脱附分离,定性定量VOCs组分,检出限0.01μg/m³,执行HJ734标准。
1.产品质量验收
作为供需双方确认压缩空气质量的依据,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技术指标,避免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
2.生产工艺优化
根据检测结果(如水分、油分超标),调整空压机干燥系统、过滤设备参数,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压缩空气稳定性。
3.行业准入与合规检查
满足食品、医药、电子等行业的质量监管要求,作为市场准入、生产许可证办理的必备材料,应对政府监管部门专项检查。
4.招投标与客户合作
投标项目中提供权威检测报告,证明企业产品质量达标,增强竞争力;向客户展示检测结果,提升合作信任度。
5.企业内部质量控制
定期检测监控压缩空气质量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因空气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报废、设备损坏。
6.产品出口与国际认证
符合ISO8573等国际标准的检测报告,便于产品出口时获得进口国认可,满足国际市场准入要求。
7.质量纠纷处理
作为解决压缩空气质量争议的法定依据,明确责任方,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8.设备性能评估
通过检测结果评估空压机、干燥机、过滤器等设备的运行效果,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护、更换,降低生产成本。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